尽管现在国际形势对于中国并不友好,特别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开展让中国人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少感到的国际压力。因此,社会上也有诸多情绪,特别是对于西方的情绪,并强化了一些强硬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确实可以强硬,特别是针对着西方的无端攻击与指责,以及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必须强硬反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强硬并非是在所有问题上都强硬,事实上强硬属于积极作为,会更考验技巧和谋略。

保持开放对于中国仍然是关键的,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仍然不是世界级别的原创中心,在很多领域上中国依然与世界一流存在着差距。而逻辑上即便是世界新技术、新理论的原发地,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开放保持思维与技术的活跃。因此,开放是活跃自身的基础方式,中国自然断然不应拒绝这种进步动力,特别是自己还没有完全达到世界一流的情况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保持开放,乃至单方面开放,事实上也是一种利益共享机制。美国无法全面展开手脚与中国对抗,欧洲除了反复的表态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跟随立陶宛的做法,这些都是因为中国市场对于西方资本依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并不容易随意放弃这样的巨额利益,也因此很难直接撕破脸对抗。中国的开放就像个约束器,限制了西方国家的对抗性,尽管事实上对抗性一直都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弱者寻求保护,而强者要求开放,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资源往往会自由地向着强者集中,从而实现了强者的自我加强。中国现在也不完全属于弱者,属于世界上的较强者,开放事实上能让我们逐步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持续发展也将有更好的帮助。而重新封闭这基本上是一条死路,除非迫不得已,不然没人会这么选。

当然,开放不是一切都开放,而是可控的开放,以便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发展动力和机制。很显然,这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非常考验一国的战略能力。

但无论如何,强硬不代表封闭,开放不代表放弃控制。尽管国际环境很可能不会很理想,但某种程度上这种不理想恰恰反映了中国的真正崛起。不然的话,印度的国际环境一直那么好真的是其他国家对印度心慈手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