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作为独立影响肾功能发展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尿毒症发生重要诱因。为了降低肾衰风险,不少肾友都一心想要把尿蛋白降下来,越低越好。

肾病发展过程中,尿蛋白能否完全转阴或尿蛋白定量处于较低水平,与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及整体肾功能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有些病理类型的肾病,早期及时消炎、抑制治疗,尿蛋白就能很快转阴;但有些肾病病理类型复杂,存在超过3.5克的蛋白尿,要短时间内完全转阴是难实现的,还需要坚持长远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控制。

有些患者开始担心:尿蛋白长期不能完全转阴,是不是就会发生肾衰竭?

尿蛋白转阴是肾病好转的一方面。但并不是说没有完全转阴,病情就没有好转。尤其是对肾小球内存炎症反应类型的肾病,肾小球受损后要完全抑制尿蛋白的流失也不现实。且尿常规中尿蛋白反应的只是一次检查,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情况更准确。

检查尿蛋白定量如果在0.3以下基本上达标临床缓解标准,此时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常为+偶尔有2+。也不能就说病情严重,肾衰竭风险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低肾衰竭风险,比尿蛋白转阴更关键的这件事!

肾病发展过程中,要减缓肾小球损伤的速度,长期保持病情的稳定。其实比尿蛋白转阴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防止蛋白尿频繁复发。

很多病理类型,在病情初期发现蛋白尿后,并不是降不下去。包括膜性肾病、Iga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紫癜性肾炎等肾病。而是降下去后由于病理的变化及日常不注意管理,导致病情复发,降下去又升上来了。

如何降低尿蛋白反复,增加肾衰竭风险?不同类型肾病关注点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肾小球肾炎类型,防复发重点在抑制炎症!

造成肾小球损伤的根源是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病变愈加严重。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主要是体内的抗原、抗体不断攻击肾脏细胞,导致免疫状态紊乱。加强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必须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力状态。

临床上发现部分肾友可能对药物比较敏感,用了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后,尿蛋白就降下去了,但如果免疫力差,就很容易复发且病情整体不是很稳,让药物也难以发挥持续作用。

提升免疫力,以调理为主,很多人都重视治疗而不在意调理,自身免疫环境差,病情很长时间都好不了。调理可以选择药物和食物调理搭配。药物主要以中药为主,可以选择枸杞、黄芪、桑葚等药物改善自身免疫环境,饮食以营养搭配为主。尤其尿蛋白丢失多,低蛋白血症,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肾小管损伤类型,清除诱因是关键!

肾小球间质纤维化病变类型的肾病,早期蛋白尿本身漏出不多,以肌酐升高为主。到中后期肾功能损伤明后,开始出现明显蛋白尿。

这类肾病预防复发的关键,还是尽快找到诱因。常见如感染、药物、缺水、血压突然升高等。这些因素及时得到纠正,急性损伤得到逆转,肾小管损伤也能有所恢复。不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此外,避免肾小管损伤加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及时补充肾细胞的血氧情况。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损伤比较急,引起肌酐的迅速升高,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及时补充血液治疗及疏通血液流通可以改善病情恶化及反复的情况。

所以不论是哪种情况,尿蛋白降下来更好,但有些时候不能强求完全转阴。只要保持病情持续稳定,肾衰竭的风险自然也能降到最低!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肾脏病资讯,可关注公众号<健康日讯肾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