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镇,地处海南省琼海市东部沿海,潭门渔民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续开发西南沙的特有群体,潭门人已将黄岩岛视为祖宗地,2016年10月,潭门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潭门镇距离琼海高铁站和博鳌高铁站仅有20公里,30分钟车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一早,吴爱惠就开始忙碌起来。按照潭门的习俗,丈夫捕鱼归来的日子,她要包饺子,炖鸡汤,用可口的饭菜为丈夫接风洗尘,抚慰亲人在海上的辛劳,庆祝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耕海牧渔是潭门世代遵循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辛勤劳作,对他们来说,这片海既是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世代守护的家园。从潭门渔港出发,前往中国南海的各个岛礁,最远的地方也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潭门渔民,祖祖辈辈都在耕耘着南海,也收获着生活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潭门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临海而建的小镇因海而兴,3万多潭门人至今保留着传统农耕和捕鱼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不出海的日子里,男人们修补渔船,耕种农田;女人们则忙着晾晒鱼干,操持家务。在渔船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里,渔民使用古老的帆船,依靠着季风和洋流出海捕鱼,潭门也就成为前往南海最便捷的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代的时候,主要是在近海打鱼;唐代宋代,他们就逐渐地把船从近海开往远海。每年十一月,起了东北风,他们就借着东北风一直往南走,就是现在的西沙、南沙。唐宋时期,造船业发展迅速,潭门渔民建造起可以远航的帆船前往南海。那是一片从未有人涉足的海域,水蓝沙白,物产丰饶,因为南海多岛礁,潭门人便把那里称为“石塘”,直到今天,当地还流传着“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时期,闽浙一带的移民大量迁入潭门,海港小镇逐渐兴盛。来自南海的海产和东南亚一带的商品,在港口自由贸易。渔具,柴米油盐等生产生活物资,从这里出港,为南海岛礁上的渔民提供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有一本书叫《诸蕃志》,它里面就有一章写到,里面的港口有市舶,有很大很大的商船。官员都派人到下面来,到镇里来收税,收税来作为政府的财政开支。千百年来,一代代潭门人从这里扬帆起航,他们乘风浪,闯南海,辛勤耕耘在这片辽阔的大海上,在潭门人的口中,美丽富饶的南海,被他们称为“祖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没有导航和气象预报的过去,潭门渔民出海航行危险重重。为了能够安全返航,他们对航海经验加以总结,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种《更路簿》。至今,这些《更路簿》,依然凝聚着潭门人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路簿》被称为文字版的航海图,也是潭门人的航海日记,保存下来的《更路簿》最早形成于元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4个不同版本的《更路簿》,成为潭门人世代耕耘南海的历史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船长卢老伯珍藏着一本传了六代人的《更路簿》。在他的记忆中,渔民每次出海最重要的物件,一个是罗盘,另一个就是《更路簿》。依靠着罗盘,渔船才确定航行方向;而《更路簿》则记载着南海各个岛礁的名称,以及从潭门港前往那些岛礁的路线和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老伯说,‘更’就是距离,一更船等于现在的十海里。上面的‘乾、坤’是指南针。这个是‘乾、坤’。这24个字360度,一个格是15度。比如说你的船现在是在三圈,你要从三圈开到罗孔,就用上面这个‘乾、巽’,‘乾、巽’这个方向开,往东南方向开,就这样的。这里是‘三十七更’往东南,它上面写‘东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路簿》中,记录着南海100多处岛礁的名字,和200多条捕鱼航线,在没有人发现这些岛礁之前,潭门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为了它们的主人。每次出海,只要发现陌生地方,渔民就会给它们命名,现在的永兴岛,在《更路簿》中的古名叫做“猫注”,太平岛叫“黄山马”,仁爱礁称为“断节”,这些用潭门土话起的名字,既是航程中的地标,也是潭门人对南海各个渔场的标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随时会面临各种未知的风险。在潭门人看来,《更路簿》就是先辈们用心血绘制的航海指南,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来之不易,有的甚至是用生命换取的经验。20世纪40年代,卢老伯的父亲跟随舰队到南海一带捕鱼,一天晚上,渔船行驶到西沙时,海面上突然刮起一阵强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老伯的父亲说:“船桅被风吹断了,风太大,船开不了,只能顺着风吹到南沙。”渔船在海上漂泊了整整五天,食物和淡水也慢慢耗尽。就在渔民们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通过《更路簿》的描述,认出了一座岛礁。我们就有目标了,船长就用《更路簿》还有罗盘,我们就找到了‘黄山马’的岛礁,这样我们渔民才上岛找了木材做船桅。渔船修好后,船员们按照《更路簿》指引的路线,平安返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家中,卢老伯记得父亲不但把这条遇险的航线,补充进了自家的《更路簿》中,还嘱咐他要反复背诵。在当上船长之前,《更路簿》的内容,就已经一字不差地记在他的脑海里,凭着这些祖辈的航海经验,卢老伯在南海纵横40多年从未迷航,护佑了他一生的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更路簿》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卢老伯成为了代表性传承人。他和许多渔民一起,集资筹建了一座更路簿博览馆,纪念前辈们开发南海,在海上拼搏的精神。如今,随着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机械作业取代了人工捕捞,卫星导航取代了《更路簿》。虽然失去了往日的作用,但是手册里的每一行字,每一个地名,都是渔民心中最难忘的记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