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的春节,大家都在家呆烦了吧?修身养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接着分享我的泉州之旅,给大家解解闷儿。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泉州,单从旅游观光角度来看,稍逊于厦门市。但泉州有一张靓丽的世界级的”城市名片“,那就是”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今天要去参观的是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的对面就是德济门遗址,始建于南宋(公元1230年),时称镇南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称德济门,残存的城门建筑平面呈多边形,南北长36.5米,东西宽49.1米,周长171.2米,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城门等组成,遗存有13—14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纪(明朝、清朝)的铁炮等。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过科学考古清理的古城门遗址,为宋元时期古刺桐城的象征。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原山门久圯。1990年3月,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今移清代晋江县学棂星门为山门。复建后的山门,面阔三开间,长23.23米,深3.93米,高9.42米,牌楼式造型,青石龙柱,雕花漆绘木构斗拱,大门两侧浮雕麒麟,青石透雕螭虎八角窗。屋顶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重檐四面坡,歇山顶,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雕塑八条龙二条鳄,形成凤尾伸展而卷曲,曲线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

一位老师带着学生们参观天后宫,正在山门前向学生们讲述天后宫的历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天后宫正殿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是供奉天后圣象的地方,面阔五间24.6米,进深五间25.6米,建筑面积629.76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殿内柱网排列规整,惟祭坛前减去两根金柱,又将中柱后移,以形成较宽阔的祭祀空间。

戏台坐南朝北,面向正殿,作长方形,宽6.4米,深5.15米,高8米,巧妙的木构的藻井顶盖,雕脊画枋,小巧玲珑,具有泉州独特的艺术风格。旧时每逢天后诞辰,或升化之日,或春秋朝祭,或香客求愿,均得奉献戏曲。木偶、南音、笼吹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随客所愿,经常演出的是木偶戏,剧目和演出时间由奉献者选择。戏台周围成了民间演戏活动中心,也成了海员和商客的“俱乐部”。旧戏台已废圯。1990年3月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

“乞龟”的习俗200多年前从泉州传到澎湖,并发扬光大。2007年起,泉州天后宫与澎湖天后宫携手合制“大米龟”,为两岸民众祈福。如今,“乞龟”成了泉台两地携手举办的一项传统闹元宵活动。“摸龟头起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大家都顺时针沿着大龟转圈,孩子们兴奋地摸着龟尾。

天后宫后殿的翼亭。

天后宫寝殿,又称后殿,因地势比正殿高出1米多。两侧突出部为翼亭,左右为斋馆。整座殿宇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悬山顶,面阔开七间,35.1米,进深19.8米,高8米许。木质的粗大古朴,大木柱置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础之上,殿前檐柱保存一对方形青石雕花的宋元婆罗门教门石柱,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移置。

寝殿的后面有一排功德碑,上面刻有重修泉州天后宫的捐款芳名。

在寝殿之后,座落于全宫最高阜处。旧时为木构双层牌楼式建筑,楼前有扶栏长廊,面阔七开间,进深三间。历久倾圯,基础侵作他用,任意改筑。

遍布古城的寺、观、院、堂等古建古迹,不经意间就会带给游人惊喜,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