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40年代上海,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更名为衡山路,异国情调的建筑赋予其独特的魅力。高知、精英,不同国界的人士在这里寻觅往昔激荡,寄放怀思。衡山路的世界性,是她与全球对话的姿态,消除均质化,推崇差异,自成一家,蕴藏着她内心的微妙。

在梧桐树下,从笔墨出发去思考世界,对于画家汪东东、书法家王上源而言,墨是父辈的启蒙、名师的教诲,是他们与全球对话的一种方式。书画本同源,墨作为一个永恒的参考点,挥毫适志,笔尽意在,扫千里于咫尺,写万意于笔下。

所谓的观音,是指书画中寄寓的音乐之美。区别于传统绘画题材,汪东东不慕山水、不羡花鸟,却沉迷于当代观念抽象主义绘画,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哲学,需要通过精神和心去谈论。跳脱出传统水墨的色彩,其物质性和表达性随着他的色彩变幻,构成新的可视性,这种可见的艺术,不是简单的画面延伸或是空间置换,而是充满韵律、诗意的调性,画中的节奏感拨动着发自肺腑的自然回应。通过与世界最原始的关系,以深邃自由的艺术思想,去阐述那些既个人又普遍适用的观念。

王上源的书法作品,用笔精谨,结体正派,章法自然,气韵生动,追崇以自己性情合古人神理。临碑拓帖40余载,方能体会“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的力量。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可见的是文字书写,不可见的是其中蕴含美妙的音律神韵,闻墨间自有气息吐纳。佛理、禅学,凭借他独有的方式去阐释,品味作品的同时,也是生活赋予的一种修行。

去充满法式浪漫的衡山路,在《衡·画廊》闻墨、观音,自绘画中品味诗韵,从书法中体会禅律。作品的意义来自于观察者,生活的绝佳体验交给艺术来实现。(文/杨文文)

艺术家及作品鉴赏

艺术家及作品鉴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

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先后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美国芝加哥现代艺术学院。

现任上海新淮海艺术空间总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新时代文化发展公益基金委员;美国旧金山艺术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日本东京艺术院秘书长。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抽象画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和论文发表于《中国画艺术年鉴2010-2011》、《中国画艺术年鉴2012-2013》、《中国书画》、《美术报》、《当代美术》、《投资与收藏》、《中国美术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隰有芳华》 油画 60x80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山阶》油画 80x60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宛若她乡》 68x68cm 水墨设色 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上源

1960年出生于上海,10岁拜书法大家任政先生为师。1976年参加上海市第一届书法展获奖。自上世纪80年代伊始,致力于书法的有序传承与教育工作,至今已近40年。

现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上海民进开明画院成员,大风堂(大千)画师上海赵朴初研究会理事、书画部秘书长,瑶宸书画院执行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上源《岳阳楼记》38x138cmx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上源《兰亭集序》200x3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上源《妙法莲华经》25x17cmx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画廊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305号

作品经艺术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