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社区“飞线”充电一度成为居民朋友们热议的话题。浦恒馨苑居民区党支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共治,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切实整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行为。

充电需求无法满足

居民颇有怨言

闵行区浦锦街道的浦恒馨苑小区是一个大型本地动迁小区,总户数有2034户。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更实惠的租金,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租客前来租住。截至目前,小区总人口约6265人,其中租客就占到了75%。随着住户不断增加、人员结构多元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区治理问题,其中就有电瓶车充电问题

由于原始设计的缺陷,现有的400个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插座远远满足不了小区近1600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原来大部分的充电设备较为简陋,有的已经出现老化问题,同时,充电桩周边也缺少配套的消防和监控设施,这使得随意停放、楼道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小区整体风貌,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居民怨声载道。

有商有量先行先试

保障硬件到位

针对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违规充电等问题,浦恒馨苑居民区党支部从今年5月起,召集居民组长、居民代表、二房东、电动自行车车主、物业、保安等各方人员召开座谈会、议事会、征询会、推进会等会议,并以上门宣传为契机,充分听取各种声音,做到民主决策,探索治理工作最优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前期调研、征询,结合实际需求,与物业、安装公司共同在小区地面上选出既不影响低层居民采光,又不影响居民出行的合适位置,以挂图作战方式,细排时间表,加班加点推进改造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已顺利完成共计10处电动自行车棚的搭建及200个充电插座的配套安装,同时,考虑到噪音扰民和安全的问题,离居民楼较近的4个充电棚顶棚采用防火静音膜,在每个充电棚上配备了2个悬挂式灭火罐、2个手提式灭火器、2个烟感报警器。为方便各个年龄段居民使用,此次投入使用的充电棚有扫码、投币等多渠道付费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自行车进楼道充电,选定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的21号楼作为试点,在电梯上安装了梯控装置,对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进行监管。

发挥自治共治力量

形成长效机制

电动自行车棚投入运营后,浦恒馨苑党支部就《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喇叭广播、户外电子屏、宣传栏、楼栋张贴告示、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形成宣传氛围。同时,成立以党支部、居委会、物业、保安为成员的专项治理专班,明确党支部统筹、物业承担主体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恒馨苑在强调党建引领的同时,积极调动居民的自治共治意识,建设美丽家园:

一方面,组建了以52名由本地居民组成的馨家园志愿队伍及60名由二房东、租客代表组成的馨客志愿队伍,进行日常宣传、巡逻、报修等志愿服务;

另一方面,发动小区内的党员代表及居民代表带头示范,做到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集中充电点安全充电,抓住“关键少数”带动“沉默多数”有序推进工作,形成党建引领强动力、自治共同增活力的良好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惬意浦锦

编辑:斯琪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