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全面落实「双减」措施,一些学科类教培机构钻空子钻出了新高度,比如换更隐蔽的教学场地、披上家政外衣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住家教师」招聘要求

监管虽迟但到。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哪些算是违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教培转型方向、转型项目有哪些?AI 创造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商广州英荔教育将详细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通知》强调,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如何界定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主要有以下 7 种行为:

① 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② 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③ 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④ 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⑤ 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⑥ 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

⑦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是上述 6 种形态之外兜底的情形。

而针对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则采取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科教培机构转型刻不容缓

学科教培机构转型刻不容缓

严打「擦边球」行为、管控课程定价和上课时间……系列「双减」辅助措施让学科教培机构举步维艰。

随着全国各地针对教培机构监管的思路逐渐明晰,出局或转型至素质教育、托管、职业教育等赛道,成为各家机构集中的选择。

职业教育看似广阔,但大量玩家依旧集中在考编、考研、考证方向上,学科教培机构能从此处分得的蛋糕有限,再者,背离原 K12 方向,重新开局的难度较大。

转型托管方向,客群与学科类机构相符,利用现有生源转化率比较高;原有的师资力量可以直接上手,转型成功率高。

素质教育尤其是科创类素质教育,既有客群相符的优势,又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文件的支持,无「双减」风险。原有师资经过系统培训也可快速展开教学工作,转型成功率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ixabay

转型不是请客吃饭,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转型方案,才能助学科教培机构有效转型至安全赛道。英荔教育致力从机构转型诊断、战略品牌定位、产品开发、组织建设等维度制定 AI 教育合作方案,助力机构快速转型,稳抓素质教育新风口,产出高价值、高竞争力产品,成就科创类素质教育硬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我们,添加AICZLY(AI创造乐园),获取「双减」、教培行业的第一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