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Pinterest优选

一周前,有一部国产纪录片,默默上映了。

它有很多缺点,不仅没钱做推广,还赔钱:

“作为纪录片,有很多缺陷。”

“太单调了,没钱做场景。”

“抗美援朝,全是老人,没有年轻人爱看的。”

但,不妨碍它成为今年国内院线最高分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看的人,确实是太少了,排片占比只有2.4%。

一些小地方,甚至没有上线,片方依旧捐出了前2日票房分成。

不过网友自来水“抢救”的行为,也没有让票房好看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一些关注它的网友,已经不求票房了,只求在排片归0之前,能让它被更多人看见——

中国最可爱的人们,不该被遗忘。

01

片中老兵一句“落后就要挨打”,让许多观众反应过来——

71年前,爷爷奶奶的年代,我们还在受欺负。

时间拉回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抵达南韩,公然支援对抗朝鲜。

还没几个月,“联合国军”的脚,就伸到了中朝边境。

美军的炸弹,时不时丢到中国境内,炸得鸭绿江边的老百姓,叫苦不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中国便应朝鲜请求,派兵赴朝,与朝鲜人民军肩并肩,保卫和平,抵抗侵略。

一支凝聚了中国各个省市年轻人的传奇队伍诞生了,它名叫:

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

那时,美国有坦克飞机,尤其空军在天上飞,怼天怼地,想炸哪里炸哪里 。

中国刚解放不久,又穷又落后,没有飞机,甚至有时连填饱肚子都是难题。

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士兵们靠着毅力、计谋和英勇,让抗美援朝一战,极具震慑力。

多年后的越南战争,美军不敢再跨越我国边境半毫。

71年后,《1950》电影中,当年的年轻人,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在《1950》里,并没有什么震撼的战斗场景。

全靠一个个老人,将回忆娓娓道来。

平淡,却有种神奇的力量。

让人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形象,而ta和我们并无两样:

那个年轻人,十几二十岁,也就是上高中、大学的年纪,还和成熟稳重不沾边——

为了看自己的名字在不在参战名单里,甚至像猴子一样,爬到高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轻人,怕鬼故事,也怕走夜路。

那个年轻人,有姐妹团、好哥们,打仗无聊,会“摆龙门”(吹水聊天),唱唱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本上用胸膛堵机枪的黄继光、不惧烈火的邱少云,对于那个年轻人来说,不是遥远、冰冷的历史,而是一起冲锋的战友。

那个年轻人,也有爸爸妈妈,有人在等他们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活的生命,到底挡不过战争的残酷。

所有人都在那场战争里,永远失去了一些东西——

有人想当手风琴演奏家,但失去了手臂;

有人眼睁睁看着最亲密的好友,死在面前;

有人年轻的身躯,永远停留在那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残酷的衬托下,年轻人的勇气,也显得那么震撼。

有位老兵回忆,战场上,一个文艺兵,被敌人炸飞了右腿。

战友背上的他,没有哭,只在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03

时间不饶人,当年的年轻人变成老人,回忆也正在一点点消失。

参与拍摄的老兵,最小85岁,最大98岁。

等到电影拍完、播出,它成了一些老兵最后的影像。

刘素谦,已离世

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政治部秘书

“你来的时候正好,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开始,导演宋坤儒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拍这么一部纪录片。

他只是出于影像工作者的本能,想要将老兵们的故事留下来。

最初,因为工作机缘,他认识了一位老兵,叶发坤。

在导演的印象里,老人一头白发,戴着一幅金丝眼镜,面容慈祥。

人很热情,尤其爱笑。

最特别的,是他不喜欢坐着,总是站得笔直,腰板挺挺,除了腿看上去有点别扭。

后来导演才发现:

这个老人,没有腿。小腿以下全是假肢。

老人宁愿靠着假肢,也要站得稳稳、直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刻宋坤儒导演突然觉得,老人背后可能有很多故事。

后来他再去看望老人,就发现老人墙上有一张照片:

一张单人照,肩膀上还搭着一只手。

导演问他:叶叔叔,您这个照片上的手,是谁的?

老人说,这是他的战友。他们在上战场之前,照了一张照片,但那场战役结束之后,战友就牺牲了。

他太痛苦了,所以就把合照折上,只留下自己,再也没有打开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导演四处拉投资,和时间赛跑,抢救记忆,记录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只是,2021年3月30日,叶发坤还没来得及看到这部电影,就离开了世界。

那也成了导演最大的遗憾:

“每一个老兵,我们都承诺,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这个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宋坤儒导演觉得,自己打开老兵们的回忆,太残忍,“不人道”。

但其实,拍摄片子的老兵们都很愿意讲述回忆,他们对自己的青春,还挺骄傲,只是没什么人可说。

看过片子的人或许也能发现,老兵们不光是出于倾诉欲,更是为了自己的战友。

他们生活都十分朴素,对物质、名利并没有什么要求,不强求别人记得自己,甚至不愿意“诉苦”。

他们只希望,自己的战友能被记住。

有一位叫孙德山的老兵,省吃俭用,靠着自己捡废品,还开了一间抗美援朝老兵的小型展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位叫薛英杰的老兵,心心念念,想要带战友回家。

他曾和战友彼此承诺,活着的人,要把牺牲的人带回祖国。

只是当时没有条件,他们只能亲手将牺牲的战友埋葬在朝鲜。

这成为了他70年来未了的心结:

“没有把我战友的骨骸找到。”

他也没有等到电影上映便离世了,直到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他战友的遗骸。

再后来,导演和剧组后来在沈阳烈士陵园找到了薛英杰爷爷战友的名字。

暖心的网友们还发起行动,

陪薛英杰老人的家属,看了这部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起,我国陆续从韩国,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今年9月初,正是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归国。

但,太多了。

当年的抗美援朝烈士,总共是197653人。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具体的人,有一些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

我们所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记住他们。

在和平年代待久了,或许会觉得和平理所应当。

但今日的我们,得以享受珍贵的和平,全是因为当年有290万人次的热血少年、少女,用血肉,为我们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坤儒说,作为导演,自己不愿意在片中露出观点。

在他看来,如今80、90、00后都很聪明,看完电影会有自己的感受。

但他还是没忍住,在片子里留下了一句饱含主观感情的话: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

感谢宋坤儒导演接受专访。

图片来源/《1950他们正年轻》剧照

撰文、编辑/ 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