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来体现城市规模,更离不开贴心的社区商业。漫步即达的菜市场、社区咖啡馆小书店让社区保留着便利生活的本质,给衣食住行的日常划定了舒适的半径。

但在成都,有这样一个社区,它所辖国家级4A景区,其独有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带动社区商业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乃至全国旅客成都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这就是麓湖公园社区。

9月16日,以“社区商业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1中国(成都)社区商业发展大会,将在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举行。红星新闻记者提前探访麓湖公园社区,探究社区商业如何激发活力、让居民感受幸福美好生活。

提前规划、抱团发展,形成社区与商圈的共生共荣

打开小红书,麓湖公园社区是成都“必到”的打卡地。2400亩的湖区周围,散落着不同风格的住宅楼;清澈的湖水倒映出湖畔和草坪,游客可以乘坐游艇在一个个的小岛之间穿梭。在麓客岛体验马术,去动物农场遛娃喂羊驼、上美食岛尝尝黑珍珠美食……各式攻略教游客变着“花样”玩出新意,用一个周末感受城市里的“微度假”。

看似度假胜地,其实,这里也是一个普通的社区。游客纷至沓来的“景点”,是社区居民们家门口的社区商业。为何独独这里能突破社区半径,吸引全城乃至外地游客?

▲麓湖公园社区建筑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麓湖公园社区建筑区

“整个麓湖公园社区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了社区商业的发展,按照10%的公共服务设施、20%的商业、30%的住宅和40%的绿化来规划建设。”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告诉记者,麓湖公园社区是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示范点位,也是天府新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先行区的首个典范社区,社区服务面积9.3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因为新,麓湖公园社区的一个优势是足以让社区商业提前谋划、抱团发展,形成一个园区、住区、景区“三区”融合的开放社区。“我们理顺了社区和商圈的关系,商圈依靠社区而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依托商圈支持,二者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王燕表示。

例如,麓湖公园社区本身是一座生态之城,既有绿地公园又有滨湖水岸,许多游客抱着体验自然山水的目的来到这里,岛上的亲子空间、美食商店就借生态之美吸引了客流。

同时,麓湖公园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共培育孵化了60多支社群组织,每年举办各类活动上千余场,多方共创的渔获节、龙舟赛、麓客之夜、花岛生活节、麓FUN音乐节等社区品牌节日,既让居民感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往,又带动了商业的活力,形成社区与商业的良性循环。

▲麓湖天府美食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麓湖天府美食岛

商业反哺社区,增强居民对美好家园的价值认同

社区成网红,如何处理业主私享与市民共享的问题?

麓湖生态城是一个相对分散的居住区,大量游客涌入后,对辖区业主的居住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平衡好麓湖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双重属性,既满足广大市民生态共享的需求,又满足业主诗意栖居的需求,是摆在麓湖社区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用商业反哺社区,可以增强居民对美好家园的价值认同。目前,社区推动成立的“福麓小灶”老年食堂,每个工作日都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午餐,而社区的某餐厅主动承担起供餐的责任,为社区登记在册的上百名老人提供餐食。同时,社区推出的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得到了商家的积极参与,比如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福寿螺卵清理等志愿活动后可以在社区商圈里兑换一杯咖啡,以此来鼓励居民参与生态家园的营造。现在社区正在组织各种不同的水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让社区居民定期参与种植水草、在河边捡垃圾等,保护生态将逐渐成为居民的新时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中俯瞰麓湖生态城黑珍珠住宅区

“我们还正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基金会模式,让企业支持社区的永续发展。”麓湖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棠棣说,社区把持续性作为保持社区活力的核心关键,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2019年,经四川省民政厅审核批准,麓湖公园社区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由企业发起的社区基金会,这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组织,它在积极探索麓湖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企业的捐赠,基金会相继支持居民完成“社区健康小屋”、“垃圾不落地”志愿者行动、社区“逐麓杯”足篮球联赛、厨余公共堆肥箱等项目,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

“永续是核心、开放是路径、共享是结果。”王燕表示,麓湖公园社区把开放性作为推动共建共治的必由之路,塑造社区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社会资本,是社区商业的一次有益探索;但社区始终把共享性作为检验社区治理成果的重要指标,让居民认同,是社区商业通向的目标。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