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8、创世猜想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时代,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少年时代,而人类已有了这样的天地(宇宙)创世猜想,至今,人类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探索,两向都有了较高程度的深入延展,也都未能彻底否定这一猜想,反而似乎在不断证实它。难道人类的基因中,天生就遗传有一副宇宙全息图影?难道易真的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模型?

但是,上帝发给人类文明的,似乎只是一张单程票。

79、卦序补说

前撰《易学讲义》立“证伪序卦传”篇,论证了《序卦传》非孔子意,至今以为是。但又说:“周易六十四卦,就是按照可以相综或相错的两卦为一组(耦),以这样两卦一组为一个单元,随机排列下去,类似未拼出各种图案之前堆放在一起的积木。各单元之间,不可能,也不必全部都要发生某种实质意义的关系,比如因果关系”。现在,回头再看,发觉这话说的未免绝对了些,需要纠偏补正一下——

古易《连山》《归藏》原始文本已亡佚,据称其卦序与《周易》不同,但不同在哪里,已无从得鉴。现在单就《周易》来看,六十四卦卦序,不能说全是随机排列,至少,前四卦《乾》《坤》《屯》《蒙》(甚至还可延展至前八卦)与后两卦《既济》《未济》(也可延展至后四卦),有明显人为选择的特征:

将《乾》《坤》合一,置之六十四卦之首,意在表明以下六十二子卦的本源,故后人称之为“父母卦”。此即太极所生(剖判)之“两仪”,亦即“易之缊”、“易之门”,有之则见易,无之则易息。

《乾坤》之后,将《屯》列为六十二子卦之首,应是用以代表生命及人类社会的初生,孔子的“象”、“大象”也表达了这一倾向:“云雷,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当今科技已证实,碳基生命诞生于海洋,形成于水中,而“屯”为生水之卦(阴阳交而生云气,云气生雷,云雷生雨),与古人创世猜想恰合。

《蒙》象为蒙童而陷险中,代表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幼稚蒙昧,则需予以启蒙教育,“蒙以养正,圣功也。”

以上四卦,无疑可构成一种紧密的因果逻辑关联,是深度思维的结果。

再看后尾的《既济》《未济》。《既济》卦体,爻画一阴一阳间次排列,是六十二子卦由混沌走向有序、由失衡走向均衡、由失重走向对称、由陂向平、由偏向正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到最后终于形成的完美形态,这就与前头两卦《屯》《蒙》的“草昧”状况,形成了首尾呼应,可见文王如此安排六十四卦次序,是有着通盘考虑的。

然而,正则窒,均则僵,平则不常,完美实近于虚幻,于是紧系《未济》于《既济》之后,综之为一体,揭示此既为这一轮阴阳交会演变周期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轮周期的起点。比拟于人类社会发展,则警示:治乱之际,特倒正之间耳。

六十二子卦虚拟的宇宙、社会及人生,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生生不息,新新不止,又微妙难测,非人智所能把捉,因此,中间的五十四卦,即二十九组(耦)象体所象征的复杂事物之间,即使圣如文王,也不能全都在它们之间,构建出一条条因果逻辑关系链,只能凭一己之直感将其随机排列,而后取象系辞,作成某种公例。

当然,也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由于易的“类似未拼出各种花色图案之前堆放在一起的积木”这一形式特征,六十四卦卦符,是完全可以按照人为设定的某种规则,进行有序编排,从而组建起卦群,搭成某种模型,以对应某一类特定事物,预推其发展演变过程,例如:

按先天八卦卦数的数列等比规则,就可以排列出“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

同理,按后天八卦卦数的等比规则,也可排列出“文王六十四卦方圆图”;

设定一爻变的规则,可排列出“八宫卦”,使六十四卦串成一种紧密的连锁式关系体系。还可一次组织排列出“京房飞伏十六卦变”,适当扩大卦群数量;

若设定多爻变规则,如六爻变,就可仿焦赣、邵雍作《易林》、《皇极经世》,将卦群数量扩大到4096个,等于将六十四卦又重组了一番。不过,我要提醒:如此机械、单调、繁复堆砌,是要考验读者的耐心与忍性的;

也可以择组小卦群,比如早在商代,古人就已根据阴阳爻排列有序,呈层层递增或递减的鲜明特色,择出十二个卦符,组合成十二辟卦(又称“消息卦”),模拟一年十二个月的阴阳消长过程,从而与历法贴合。也有术士以之为卜测模型,加时数(干支)和姓名数、物数等,专用于预测一人或一家、一国等单位一年的运势;

最小的卦群是三个,即本、综、错,用于小贞杂占。

孔子归纳的九德卦,也可看成为特别种类的卦群:将道德划分成九种特性内容,并在其间构建某种关系,将其串联成卦群,专用于占筮人品道德。但这就要另定蓍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