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进入9月,新的学年开始了,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年级,家委会也要重新选举了。家委会全称“学校家长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近些年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成立之初,家委会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效的帮助家长和学校建立联系,减少和降低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但是,近两年,家委会的性质有点变味了,长沙一中学的家委会一些做法,甚至让家长有苦难言,这又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要从学校决定给学生教室安装空调说起,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学校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长沙历来都是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夏天特别炎热,学校给学生安装空调,解决了天热上课燥热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专注程度。但是,通过学校公布的一份《空调安装方案和管理办法》,却让大家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法》上说明学校给教室安装空调是因为同意了家长的提议,而且空调购买的费用都是各班家长自愿出资。不仅如此,这些家长甚至都自愿为空调充电费。最后,学校还表明,当学生都毕业了,教室里安装的空调将会由家委会负责,全部捐赠给学校。

自愿买空调、自愿充电费、自愿送空调,从学校发布的这则通告上,我们看到了一群对学校充满爱心的家长,似乎也看出了学校为了同意这件事,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仿佛是“忍痛”才答应了家长的请求。那么,家长真的是自愿要“上杆子”给学校装空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家长反映,他们是有苦说不出,这个决定根本没有通过所有家长的同意,只是由家委会成员拍板就实施了,大多数家长都是“被自愿”的。家委会决定之后,就向每位家长传达了“旨意”:一个教室装一台空调,一台空调9600元,分到每个家长头上就是200元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现在大多数家庭而言,200元钱不算多,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家长忿忿不平?关键就是在“被自愿”这个问题上。整件事的策划从头到尾只有学校和家委会参与,作为主体的学生家长却被抛在一边,等到事情确定下来,学校一纸通文,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只是说明装空调是家长申请的,购机费和电费也是家长自愿掏腰包的,甚至学生毕业了,空调也是家长自愿捐赠给学校的。而家委会做法也很简单,直接抛出“费用明细”,让家长直接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的成立的初衷是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如今在长沙这所中学,我们看到的却是家委会和学校联起手来,让家长更难发出真实的声音。因为大家都知道,谁要是跳出来表示反对,面临的不只是家委会成员的“苦口婆心”,还要担心日后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于是,很多家长为了躲避这些风险,尽管心中有诸多不愿,结果也只好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为了满足少数人私心,靠着捆绑全体家长的利益,巴结讨好学校和老师的家委会,现在并不少见,曾经为了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的家委会越来越少。对此,主流媒体也在发声,怒批“家委会”的不作为,重申家委会不能肆意妄为,让其成为少数家长与学校搭关系的平台,成为学校甩锅应有责任、“绑架”家长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若是这些“挂狗头卖羊肉”的家委会还不赶快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迎来重大“改革”,而改革从来都不怕出现“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