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学习好的孩子干啥像啥。

我们对于好孩子的定义,不只是学习成绩好,行为习惯上也要优于普通学生才行,他们不止自律、自强,还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划。反之,成绩较差的学生,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成绩的牵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不敢说的大实话: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其他方面也会明显不足

因为学习成绩差,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其他方面都做不好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虽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但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只有学习好作为前提,才能将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如果学习不好,哪怕其他的能力再强,也不能成为主流。

正是有了这种观念影响,很多学生也会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绩,甚至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真正实力,如果成绩不好,进而会产生否定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样一来,即便原本是可以胜任的工作,也会因为自信心不足而影响最后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心理暗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也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家长秉持着鼓励式教育,才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如果家长总是打压式教育,自我恢复能力再强的学生也有撑不住的那一天。

学习成绩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并不是能力的全部

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品质不外乎:自制力强、有时间观念、注意力集中、做事认真。同样满足这些要求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个人特长培养中,他们同样会端正自己的态度,像对待学习一样对待兴趣班。甚至就连玩游戏,也是带着“脑子”的。因此,这也就是老话说的“干啥像啥”了。

这也就不怪老师们更喜欢班级里学习好的孩子,总让学习不好的学生向他们学习了,因为交代给他们的任务,不管老师在不在身边监督,都不会有任何差别,也不会大打折扣。他们的原则会帮助他们高效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差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逆反心理特别强

并不是所有青春期的学生会因为逆反而影响学习,很多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和父母对着干,和老师对着干,但在学习上面,会严格遵守规则,不再会使自己的小性子。所以,即便是这类学生再任性,老师也照样喜欢他们。

但对于那些因为逆反而耽误学习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就不会那么和善了。在他们身上除了所谓的个性和幼稚什么都看不到,破罐子破摔的行为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所以老师和家长的“放弃治疗”,也会加剧这种情况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

根据英国的教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理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如同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想让学生生长成什么样子,就用画笔在白纸上涂抹就好。也就是说,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都是家长和老师一手造成的。

虽然这种理论也有不合理之处,忽视了遗传基因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但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比如环境因素影响的重要性是约定俗成的真理。不然也不会曾经的“孟母三迁”广为效仿的佳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在学生成长中,该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呢?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由生长,家长只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国内的教育方式的常态就是过度保护,家长们担心孩子会摔倒,就会寸步不离地看管,担心学生会早恋,就让学生打扮得又土又丑。因为家长有了所谓的过来人经验,打着保护的旗号,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索的权利,也正是因为这种过度保护才会导致现代学生的抗挫能力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会激起学生们想要反抗的欲望,越是限制越想逃离。这样一来,与其说家长和学生斗得两败俱伤,彼此伤害,还不如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不断试错,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相处模式,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也是第一次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父母至少会相差20岁。思维方式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只要不是从事和教育相关行业的家长,就难免会摸不到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家长在教育当中,虽然是年长一些,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孩子和谐相处,打破亲子关系变成朋友关系,或许就会大大减少成长中的摩擦和矛盾了!

今日提问:

你觉得洛克的白板说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