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今年3月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度“灯塔工厂”。 梁矩聪 摄
佛山顺德,美的微波炉工厂大屏幕上滚动更新实时运行数据。工厂应用了5G+AI质检系统,2秒就能分析出结果。
东莞松山湖,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大数据连接着合作伙伴。几公里之外,工业机器人企业拓斯达应用华为云进行智能化生产。
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聚鲶工业科技公司的中央工厂,注塑机器自动运转,成本降低了25%,质量提升了15%。
广东是制造大省,制造业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从双跨平台到产业集群,数字化正渗透到制造业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数字驱动,智造未来。GDP超11万亿的广东再立潮头,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新路。今年6月,《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下称《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印发,绘制具体路线图。到2025年,力争推动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打造标杆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双跨平台全面赋能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和双跨平台的支撑赋能作用至关重要。
广东“一企一策”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集中力量培育了200多个标杆示范项目,支持美的打造全球“灯塔工厂”、TCL探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欧派家居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等。
今年3月,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年度“灯塔工厂”,成为继广州南沙工厂之后的第二家。美的在研发、营销、制造、物流以及服务各环节开展数字化转型,劳动生产效率提高28%,单位成本降低14%,订单交付期缩短56%。
“数字化实现了全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为全球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树立了新标杆。”美的副总裁兼CIO、IoT总裁张小懿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经验还通过美云智数对外输出,已在汽车制造、电子、能源等40多个细分行业广泛应用,服务了300多家企业,汇聚6万多家中小企业。
TCL华星光电联合格创东智打造智能工厂样本,构建了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了创新。例如在液晶面板行业,落地了首个人工智能应用——缺陷类别人工智能识别系统(ADC)。
“作为高端制造业,华星光电对于数字化的需求更多在智能制造。”TCL集团数字化转型部长施卫国表示,近几年数字化转型为华星光电节省成本超过2.6亿,效率也大大提升。集团还打造了TCL全球数字化能力平台,赋能上下游产业。
家居龙头企业欧派集团则通过强化数字供应链管理,建立了在线设计、统一计划、多地生产的协同生产体系。目前,75%的定制家居订单可以在线自动拆单、生成工艺流程和下达数控指令。
“欧派在前端有7000余家门店,每个门店设计师的产品设计如何直接抵达工厂并快速实现柔性智造,这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欧派集团副总裁杨建军如是说。
在龙头领军企业和标杆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这背后,离不开广东省前瞻布局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开拓的路径探索。
早在2018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全面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发展。
近年来,广东不断壮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培育了华为、富士康、树根互联、腾讯等4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引进培育了439家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制造业数字化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上云用云
破解中小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所有企业的必答题。广东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微制造企业,如何破解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是关键。
揭阳市中德金属生态城,聚鲶科技公司的中央工厂内仅有1—2个工人在操作,其余工序都通过智能化机器自动完成。旁边屏幕上,记录着每一台机器的详细参数。
“生产环节都在中央工厂进行,中小微企业可以轻装上阵”,据聚鲶工业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文奇介绍,中央工厂引进各大品牌的注塑设备,同时通过5G、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程度。“这样就缓解了注塑行业中小微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双重压力。”
揭阳是我国日用塑料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但与此同时,揭阳的注塑行业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产能过剩、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中央工厂数字化模式盘活区域存量设备,聚合分散企业的协同创新。
类似揭阳聚鲶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在广州也在上演。
广州花都狮岭镇,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半径5公里内汇聚了8800家各类皮具箱包厂商,年产值达300亿元。在消费升级、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倒逼下,狮岭镇加速探索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上云上平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恰逢其时!”广州金圣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古告诉笔者,公司通过盖特软件将买家的需求上传到公共平台,对接给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企业,可以实现在线接单、比价、评估、交付等功能。
在狮岭皮具共享加工中心负责人蔡家飞看来,“狮岭模式”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智造”的力量。广州花都狮岭皮具箱包产业集群搭建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批推动200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协同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10%。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蔡跃洲认为,广东有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加之拥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协同效应明显。
数字蝶变
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数字化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厂里,机器臂组装生产线一片忙碌。车间的另一边,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各种图表和数字。从全球销售订单到物料库存状况再到生产线,全面呈现了各项运营数据。
“以前往往一个订单快到最后交货期,才发现某个环节有问题,解决就很麻烦。”据公司副总裁张建介绍,通过电子看板可以随时监控物料供应、生产进度等。
这背后,正是拓斯达架构在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制造执行系统(MES)。
华为广东云业务部副部长冯文斌表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与当地产业深度结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云模式,支撑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广东东莞松山湖为例,结合当地电子信息制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两大产业集群,2019年10月,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和华为合作推出了松山湖产业云项目,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企业积极“上云用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华为云双跨平台助力产业集群数字化,只是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缩影。
今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2184.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8%。
“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突破方向再次聚焦在产业集群数字化。
今年6月,《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到2025年,显著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力争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云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紧抓数字化发展浪潮机遇,全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
撰文:彭琳 许宁宁
■数读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
●广东是全国首批2个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之一。
●广东累计培育了200多个“灯塔式”标杆示范项目,其中80多个项目入选各类国家级标杆示范。
●首创“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引进培育了439家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重点培育了华为、富士康、树根互联、腾讯等4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累计推动1.7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数字化转型,带动55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预计到2025年,显著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力争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
(数据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