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返回!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北京时间9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

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员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欢迎回家!

今天还是航天员刘伯明的生日!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6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利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舱舱门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

青岛测控站参与接力,

迎接三名英雄航天员凯旋归来

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青岛测控站等各测控站点成功实施探测器返回段测控任务。青岛测控站接受青岛晚报记者独家采访,讲述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1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主力测控站点之一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精准测控,顺利将神舟十二号送入太空。

飞船入轨后与核心舱完成前向自主交会对接,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在轨期间天地通话、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飞行任务执行圆满,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状态良好,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已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青岛测控站全体科技工作者追星揽月、精测妙控,与空间站日夜相随,各项测控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青岛市委市政府和各机关部门大力支持青岛测控站各项工作,主要领导到站指导任务,中电 41 所、青岛无线电监测站等单位也到站给予了的充分技术支持。

9月16日,青岛测控站迎来神舟十二号返回前的关键一役,为绕飞及径向交会对接试验和神舟十二号分离撤离提供测控支持,验证了新增的径向交会对接功能,为神舟十三号直接进行径向交会对接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日7时30分,青岛测控站各岗位人员已全部就位,测控人员井然有序地进行设备检查,所有状态正常。“青岛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经过岗位人员精准操作,一系列指令发送至空间站。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之前,青岛测控站一直在进行测控支持,关注着各项状态,随时做好应急测控。

“‘天山’发现目标!”13时许,被誉为“航天测控第一站”的喀什测控站快速完成目标捕获,并成功实施返回舱遥测数据接收以及上行遥控任务。该站工程师陈俊华告诉记者,作为迎接航天员返回祖国怀抱的第一站,能否在第一时间捕获高速再入的目标,对后续一系列精准测控能否准确实施而言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结合任务特点组织了目标捕获与应急发令等针对性训练,对返回过程中的试验船成功捕获,精准测控,确保航天员安全回家。

不久后,部署在各场区的活动测控分队接过测控接力棒,通过部署在东风着陆场区的该分队光学经纬仪,返回舱引导伞、主伞依次打开的画面清晰可见。与此同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一指挥大厅,技术人员正在通过该活动测控分队传来的返回器遥测数据快速计算预报落点,并准确提供至陆上、空中搜救分队。

9月17日,13时34分,在兄弟单位的接力测控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英雄航天员安全回家,青岛测控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青岛测控站站长范海涛告诉记者,“空间站任务政治影响深、状态技术新、持续时间长,我们全年都在执行空间站的测控任务,后续也将成为常态。我们针对这个情况,优化任务组织模式、合理调配人员力量、加大软件研究创新、多家单位联合保障,圆满完成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全部测控任务,三名英雄航天员凯旋归来。我们将深入总结神舟十二号任务经验,更好地执行后续的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任务。”

“此次任务相较以往‘神舟’系列任务,返回段测控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着陆场区发生了变化。我们通过最新研发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多次模拟验证,确保返回舱落点预报的误差能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杨永安告诉记者。

航天员从太空回来也要隔离?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按预定计划已返回地球。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结束了“太空出差”的日子,回家啦。

落地后,航天员需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进行隔离。对此,“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表示,航天员回地球后隔离和新冠没关系:“航天器舱内的环境,我们控制得很好,但因长期飞行,航天员的免疫力等方面会有变化。采取隔离措施是对航天员的保护。”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聂海胜乡亲舞龙打鼓迎英雄回归 弟弟:祝兄平安返航 盼亲人中秋团聚。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在聂海胜的家乡湖北枣阳杨垱镇,父老乡亲备好鲜花、横幅等翘首以盼,当地政府布置会场,组织乡亲观看直播,等待着航天英雄们平安归来。聂海胜的弟弟聂新胜说:“现在老家比较热闹,在搭舞台,哥哥2019年回来过,没在一起过过中秋节,想一家人团聚,祝哥哥平安返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上空,天山以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点缀在准噶尔盆地中。航天员 刘伯明 摄。来源:人民网

“太空出差三人组”

航天员回来第一顿饭吃什么?

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为你揭秘

在太空“吃播”三个月的航天员,回家第一顿想吃啥?

航天员返回之前,我们已经跟他们进行了沟通,征求意见后,我们准备了他们想要吃的面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到家!青岛测控站“隔空”参与接力欢迎

━━━━━

神舟十二号创下了哪些纪录?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创下了多个国内纪录。”焦维新告诉记者,以下八项值得关注:

  • 首次实施了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仅用六个小时;

  • 首次实现了长期在轨驻留,长达三个月;

  • 首次借助于机械臂进行太空行走,共两次,且持续时间均六小时以上;

  • 首次验证了再生生保系统,包括废水利用、氧气再生等;

  • 首次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航天员按计划健身锻炼、记录监测,让身体状况“天地互通”;

  • 首次在舱外安装设备,对空间站进行了九类四十二项测试;

  • 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

  • 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着陆场的能力,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了相对范围,提升了适应性和可靠性。

来源丨央视新闻、人民网、海外网、今晚报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通讯员 吕炳宏 徐斌

编辑丨沁园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