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小微经济发展论坛于9月12日在京召开。论坛以“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家部委、银行、智库机构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巩固中小微企业复苏成果、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加速实现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外部环境方面,企业普遍受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影响较大,但也迎来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内来看,受疫情防控和宏观经济影响,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成本上升、融资困难、投资不足等诸多难题,但同时,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逐步落实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小微金融服务成效显著,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也逐步提高,但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仅仅依靠金融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近期,邮储银行与工信部、人民大学共建成立了“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打造中小企业研究的高端智库,共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出席论坛并致辞。孙世芳表示,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以及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持续发力,小微企业稳健复苏,且整体态势向好。过去12个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呈平稳上升态势,市场指数、绩效指数等各分项指数持续优化,体现出各项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小微企业本身的活力、韧性和发展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主旨演讲环节发布了《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小微企业正在逐步成长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通过保障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政策落地、发展金融市场、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提升科技赋能等多项举措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在主旨演讲环节分享了用数字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创新做法。邮储银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智能风控机制,在把控风险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采取创新场景贷款等方式,提供精准、便捷的信贷服务;通过“科技+金融+产业”,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其他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人民银行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郝刚、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陈新、邮储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耿黎、邮储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周琼、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杨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鋆昊资本CEO贲金锋、经济日报社经济研究部主任徐向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深入研究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律,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文稿来源:经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小企业研究院

微信编辑:涂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教授,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教授。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