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村岭虢国墓地:记载着虢国点滴的家族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墓

1956年,为了兴建三门峡水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一带的虢国墓地,被正式发掘。而这个虢国,就是在周朝历史上,具有重要身份,却从来没有壮大成势的姬姓诸侯国。

虢国,是源于西周初年的国家。但它并非只有一个,最初的虢国,便有两个。而这两个虢国的国君,一位叫虢仲、一位叫虢叔,两位都是周文王的弟弟。周文王的父亲季厉,在有了文王之后,又接连获得了次子与三子。在周武王顺利消灭商朝后,虢仲、虢叔两叔父,便从卿士被封为虢国国君。

虢仲,是周文王的二弟,被封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的制邑;虢叔,是周文王的三弟,被封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边的雍邑。由于两国各在京畿东西,故虢仲所有的虢国称为东虢国;虢叔所有的虢国称为西虢国。两国分别成为了保护京畿重地的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周与春秋时期中,虢国是周王室不可或缺的同宗国,更深受周王的赏识与器重。但虢国的出身虽然高贵,却没有成为能够称霸一方的存在。纵观整个周代的虢国历史,会发现虢国总共有五个。东虢、西虢、南虢、北虢,还有一个小虢国。而这些,其实不过就是旧有的虢国迁移后,演变而来的新名称。最初的西虢国,在周宣王时,东迁到了上阳,也就是今日的李家窑遗址。从此,西虢国改称为南虢国。而原来在宝鸡东边的西虢国,则有一部分遗民在桃虢城的位置建都,并名为小虢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原本建国在雍地的东虢国,更是在春秋初年,被势力逐渐壮大的郑国给消灭。当时,郑国传位于郑武公,而郑武公护送平王前往雒邑后,就回过头来吞并了虢、郐两国,直接迁都新郑。被郑国消灭的东虢国,只得举国前往夏阳,也就是今日的山西平陆县。自此,南虢国与北虢国就隔着一条黄河相望。被郑国消灭的东虢国,其实根本再无国家实力,更降爵为“子男”小国。它仅是被周平王复封于夏阳而已。渐渐地,北虢国衰败不堪,只得依附于南虢国之下。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假途灭虢,虢国正式从春秋的舞台上谢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虢国灭亡后,位于三门峡上村岭的虢国墓地,成为了承载虢国历史信息最重要的遗址。上村岭的虢国墓地,可细致归属到北虢国的贵族。上村岭虢国墓地自1956年-1957年间,共发掘了234座墓。其中,更挖掘到了虢太子墓。长5.8公尺,宽4.25公尺的1052号墓 ,就是尊贵不凡的太子墓。内有单棺重椁,出土近1000件陪葬品,有列鼎数只等青铜礼器。最重要的是,出土了刻有铭文“虢太子元徒戈”的青铜戈。直接证实了墓主身份与国别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虢太子元徒戈

在整座虢国墓地中,像虢国太子墓的规格,只能算是第二等。从葬制规模来看,M2001号墓,是具有九鼎八簋的君王级别墓葬。在该墓出土的铭文看来,墓主名为“虢季”,是西周晚期其中一任虢国国君。伴随着虢季一同下葬的陪葬品,都是相当精美的宝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柄铁剑

一把出土自虢季墓的玉柄铁剑,将人工冶铁的时代推进了近200年。这把早已破损不堪的断剑,是具有玉制手柄的铜芯铁剑,是目前最早的一把人工冶铁制品,更被名为“中华第一剑”。除了这个第一,虢季墓中还出土了由12件精美金饰组成的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腰饰组合

目前在中国本地发现的黄金饰品可能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但是制作如此精美的金银器却是相当少见。在中国古代,所使用的身份象征物,一是青铜器,二是玉器。青铜器一般只用在祭典或日常器皿,但玉器却不同,它用于贴身首饰、发髻装饰等。就连下葬的陪葬品,也是直接将玉器佩戴于墓主身上,青铜器仅是摆放在墓主棺外。至于用金银器的传统,目前看来应是源自于西域,一路向东传播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