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
做人有分寸感,处世权衡轻重,做事知进知退,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中国人一直很讲究一个“度”,也就是常说的“过犹不及”,多了少了都不好,一直都好也不好,见好就收才是好。
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感,不容易把握,也耐人寻味。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最高境界。
做人有分寸感的人,才能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把握好每个“度”,更好的维持身边的人际关系。
有分寸感的人,说话不卑不亢,举止得体,善解人意,懂得取舍,追求互利共赢,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能运筹帷幄。
做人可以不聪明,但真的要有分寸感,具体来说就是“三守”:守口如瓶,守身如玉,守心如镜。
一、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就是不该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能说,为己为人。
传说,曾经有个远方的小国家,首次派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中国皇帝高兴坏了。
使者说道:“这三个金人,哪一个最有价值?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猜到!”
皇帝请来珠宝匠检查金人,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看不出哪一个最有价值。
让外国使者笑话堂堂中国没有大智慧的人?还好,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大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一侧耳朵里。
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大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表示赞同。
第三个金人之所以最有价值,是因为它象征着“守口如瓶”,从它耳朵里进去的东西,都落在肚子里,最后烂在肚子里也不向外说。
二、守身如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玉石,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
自古以来,人的美好品德常与玉的温润光洁品质联系在一起。
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与君子“仁、义、智、勇、洁”的美德相对应。
玉的光芒闪耀于内,而不是形之于外。
相应地,君子有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性格,为人无大悲大喜,无偏执张狂,处事不露锋芒,不事张扬,生命的状态达到了一种成熟的圆润。
《论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看上去端庄稳重,与他交流觉得他温和有礼,听他说话觉得他的态度严肃认真。
这是一个人节操品行上的分寸感,既不让人感觉冷漠疏远,也不让人感觉可以戏弄侮辱,坦诚待人,彬彬有礼。
三、守心如镜
道长对众人说:“镜子有三个优点,你们是做不到的。”
大家请道长详细解释一下。
道长说道:“镜子可以映出物的像,过后却不留影,你们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镜子反映真实,不分贵贱;你们能做到面对乞丐与国王同样恭敬吗?镜子反映红绿,自不变色;你们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吗?”
镜子是用来照出物体影像的,但是如果镜面蒙上了一层灰尘,那么所照出来的影像就会模糊。
人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懵懂、浮尘所染而面目全非。
守心如镜,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围的环境,都是美而善的。
守心如镜,虽然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通常说的“境转而心不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