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母乳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6个月内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

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大脑发育,增进亲子关系。

婴儿配方奶是无法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情况下母乳喂养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母亲患一般感冒、腹泻时,乳汁中的特异抗体可以保护婴儿免于感染,母亲可坚持母乳喂养。

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体液,避免发生脱水。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其他患病婴儿,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做到科学合理喂养。

婴儿6个月起应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婴儿6个月时进食能力日渐完善,也是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添加辅食能够帮助婴儿逐步适应不同食物,促进味觉发育,锻炼咀嚼、吞咽和消化功能,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日后挑食和偏食。

过早、过迟添加辅食均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添加辅食应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

开始可选择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每次喂食1小勺,逐渐加量。

待婴儿2-3日习惯一种新食物口味后,再添加另外一种,逐步刺激味觉发育。

引入新食物1-2日内,婴儿若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轻微不适,应当暂停添加,待症状好转后再次尝试小量喂食。

若仍出现不适或症状严重,应当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个月至2岁期间逐步增加辅食添加的频次、种类,确保婴幼儿良好生长发育:

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种类不足,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

添加辅食种类每日应当不少于4种,并且至少要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

逐渐调整辅食质地,满足6个月至2岁婴幼儿所需营养素和能量供给:

婴儿6个月之后添加泥糊状食物,9个月过渡到带小颗粒的稠粥、烂面、肉末、碎菜等,10-12个月食物应当更稠,并可尝试块状食物。

1岁以后吃软烂饭,2岁左右接近家庭日常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耐心鼓励婴幼儿进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造快乐、轻松的进食环境,鼓励但不强迫婴幼儿进食。引导婴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自主进食。

关注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与婴儿面对面充分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

婴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3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倡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婴幼儿糖和盐分摄入:

清淡口味有利于婴幼儿感受、接受不同食物的天然味道,降低偏食挑食风险以及儿童期和成人期发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婴幼儿进食要有成人看护,不逗笑打闹,防止进食意外。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易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婴幼儿应当避免食用。

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获取科学喂养指导:

营养评价和健康指导,是儿童健康检查服务的重要内容。

定期接受儿童健康检查,评价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喂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