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历史之鉴 ★

勿忘国耻

题记: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阿道夫·希特勒

1931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七,上弦月。这个季节的月色,会在晚上八点左右消失,那时的东北平原,将陷入一片漆黑。

在夜幕掩映下,一切犯罪似乎就顺理成章。

9时许,一小队日本兵在巡视南满铁路。这条铁路,原属于沙俄所筑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日俄战争后,为日本所占,改称南满铁路。

日军在占领这条铁路之后,又取得了足以让他们陷入疯狂的权利——驻兵,每10公里可驻兵15名。1907年,总兵力达一万余人。

这支日本部队,后来有一个丧心病狂的名字——关东军。

此时的巡逻小队,停留在一段铁路上,蹲下在检查异状的同时,迅速埋藏一些东西,然后离开继续巡逻。

他们停留的地点,距离东北军的北大营,只有800米。

10:20,出现一声巨响。

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1932年3月1日,精心包装的伪满洲国,在东北大地,粉墨登场。

除了武力侵占、扶植傀儡等手段外,日本法西斯也与不同时空的希特勒想法相同:

“欲灭一族,先灭其文化。”

灭文化,自然从学校下手。

1932年5月21日,关东军发布《对满蒙方案(第四次方案)》,其中规定:

“必须彻底普及王道主义、民族协和的建国精神和日满融合之观念倾注日本文化,排挤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但必须肃清邪教。”

政治上分裂,文化上融合,精神上控制,日本采用“断子绝孙”的方式,准备灭亡我中华民族。

相伴而生的,就是教育行政机构。

1932年7月,伪文教部成立,总长郑孝胥。下设总务、学务和礼教三个司。虽然总长是中国人担任,但掌握实际权力的总务和学务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均为日本人。

随着中央级别教育机构的日臻完善,地方各级教育机构也逐步建立发展。1933年底,东北地区各省均建立了伪教育厅。之后,一系列的规定开始颁布,比如教育法规和私人办学需获得教育厅的审批。

当然,在行政机构中,不能少的就是教育监督机构。1936年12月,伪满文教部发布《视学官及特别视学学事视察规程》中,对于“建国精神”的灌输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中日伪推行的新版教科书使用情况、学校教职员的思想与工作动态等,均有详细规定。

对于老师,日伪政府自然也是严格管控。1932 年 7 月,第一次伪教育厅长会议召开,会议根据原有教师重新培训和现有在职教师再教育与督导的具体操作进行讨论。

当然,在这其中,也少不了一项——对反满抗日教师的监控和迫害。在日伪政府统治东北地区的十多年时间里,迫害的爱国教师不计其数。还亲手酿造了大规模的惨案,如:“本溪‘思想犯’案”、“黑山教育界大惨案”、“安东教育界大惨案”等,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曾褒奖抚恤全国沦陷区内教育界的忠贞人士,但统计在册的,只有57 人。这57人,仅包括可以被查实的爱国国民党党员或者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而属中共方面被迫害致死的人员并未记载,不属于二者的殉难文教人员人数更加无法确定。

面对日伪政府的威逼利诱,东北地区的爱国师生并未屈服,他们的反抗,也很激烈。

在奴化教育中,有一门课程是学生必修,就是日语。但对于日语课程,学生们都有强烈的抵制心态。根据当时的亲历者回忆:

“老师教了一个学期的日语,期末考察,我们连字母都没认全。”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我们多数都回答不上来。”

“曾经有一次,因为对答案不满意,老师对我同学拳打脚踢,下午的课我们就决定罢课。要不是日本兵逼着,我们都不会复课。”

诸如此类的反抗形式一直在东北地区的课堂上上演,学生们用简单纯朴的方式抵抗着日本人的奴化教育,老师,则在命悬一线间激烈地反抗。

语文课上,老师穿插讲《精忠报国》,宣传岳飞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观念;

图画课上,老师教画螃蟹,并题词“看你横行到几时”,借以表达对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凝聚的精神形态,如果文化灭亡,整个民族的记忆将被磨灭。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可爱的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火种,用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抵抗着日本侵略者的精神入侵。他们用命悬一线的反抗方式,也化作一声怒吼昭告侵略者:

中国,不会亡!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