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于9月16日发表的一篇名为《十年23场外科手术,“换脸女孩”的整容活法》的通讯,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职业医美KOL的奋斗史。在文中,她坦言自己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因为需要才做了整容

所谓医美KOL指的是整容界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现身说法的形式向公众推荐整容产品,并获取相关赞助与报酬。随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重点打击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后,整个行业风声鹤唳,医美KOL更是面临“焦虑制造者”的指责。

然而,在文中,这位KOL否认自己在制造焦虑,她认为人只有需要,才会去整容。她表示自己是一名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自幼因外貌而遭受同学的嘲笑与疏远,为此她通过整容实现了美,之后更是通过医美KOL的工作还清贷款,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尽管是个例,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看出这位KOL整容的初衷便是不堪忍受同学的嘲笑,而在整个整容群体中,类似的需求只多不少。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而普遍意义上的美则是基于社会的整体审美,所以整容风潮的背后既是人们对自身外貌的不信任,更是全社会对外貌的过分追求与随之产生的焦虑。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这位医美KOL将有关自己整容经历的纪录片链接发送至家族群时,无一人答复。在文章的评论区,绝大多数的读者对此也表示不理解,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为什么会将整容做到极致,就为了美吗?是的,无论承认与否,美丽的人大概率能得到多一些的优待与照顾,而样貌丑陋的人则可能被疏远,甚至被厌恶。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即便他心地善良,却仍然摆脱不了人们下意识的歧视。当这种风气进一步发展,便造成了所谓“颜值至上”的畸形审美,反过来给予那些嘲笑丑陋的旁观者以压力,最终形成全社会的外貌焦虑,刮起一阵又一阵的整容风潮。

诚然,随处可见的医美广告确实加重了人们的外貌焦虑,但社会对美丽的追求与优待也是一大诱因。国家可以立法整治整容乱像,但人内心的一杆秤却难以规制。所以,对于美丑、对于整容应当多一些理解与反思,而不是一味指责与嘲讽。就像一位读者的评论,虽然我不能理解她们对于美的追求,但我敬佩她们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只要合法,那就没问题了。

文/朱北辰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