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随着家长对孩子特长发展的重视,各种类型的比赛也层出不穷,初心是好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味,很多家长甚至将参加比赛的奖状当做孩子学习特长的目的和最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结果太过重视,孩子学习过程的乐趣和收获反而被忽略了,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宝妈的“执念”究竟曝光了谁?

宝妈的“执念”究竟曝光了谁?

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络引发关注,内容很简单,一位宝妈质疑女儿参加的某弦乐比赛有黑幕。

由于女儿成绩不如另一位参赛男孩,宝妈认为结果不公平。为了表明自己说话是有证据的,这位宝妈还在视频中加入了女儿和参赛男孩的视频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这段视频不但没有引起网友对比赛公平性的质疑和谴责,反而遭网友打脸。

后续是,知情人将参赛男孩比赛时的完整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进行回应,男孩虽然前面有点紧张,但整体表现非常棒。

这位宝妈不仅断章取义,用来对比的视频还是女儿在家练的,自然不像考试那样紧张。

网友用事实回复,堪称直击要害,这位宝妈的“吃相”确实不太好,完全接受不了女儿失败的结果。

家长唯结果论,只是满足自我虚荣心

家长唯结果论,只是满足自我虚荣心

这位宝妈对比赛结果的“执念”,导致其对女儿和其他参赛选手的水平认知存在偏差,于是就有了自编自导的所谓“曝光”视频。

万万没想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辜被cue的小男孩才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因此还曾遭遇了网络暴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我也很心疼这位宝妈的女儿,尽管没有获得冠军,但她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妈妈的这种行为比直接苛责她更让人难受。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唯结果论的父母真可怕。

然而现实中,与这位宝妈一样看重孩子比赛成绩的家长不在少数。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同事,他们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学习各种才艺,请假带孩子走南闯北,参加各种所谓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大赛,哪怕一个参与奖也会发朋友圈晒一晒,只要有奖状、奖牌,就好像孩子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完全不考虑这种盲目的参赛,对孩子课本知识学习是否影响,是否占用了孩子过多的学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参赛父母紧张和高兴是正常的,但千万不要“输不起”。

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家长,只关注最后捧到的奖状,至于是否提升了水平,是否结识了更为优秀的朋友,是否得到了专家评委老师的指点,都好像不那么重要,至少在朋友圈里“炫耀”的时候丝毫没有得到体现。

请还给才艺本来的“愉悦身心”

请还给才艺本来的“愉悦身心”

对于歌唱、演奏、绘画等等才艺学习来说,很多教育专家都一再强调,家长选择时一定要以孩子的兴趣为第一出发点。

也就是说,孩子喜欢学才是关键,喜欢学就意味着这种学习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愉悦孩子的心情,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关注孩子能否因此得个奖状、奖杯,就失去了让孩子学习才艺的最初目的。

当你的心态变得功利,孩子的学习目的也会不再单纯;当你只注重结果,孩子便会失去对过程的兴趣。

前文中提到的这位宝妈,就是一个“结果论”的妈妈,最终只是一场闹剧。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有专业人士称:无论是这位宝妈的女儿还是另一位被曝光的参赛男孩,两人演奏乐曲的难易程度都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的限度,这其实不是什么好现象。

让孩子在本该享受学习乐趣的时段内,练习演奏高难度乐曲,不仅是一种揠苗助长,还可能造成习得性无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长时间陷入这种难度大、枯燥、并且效果不理想的联系中,很容易打击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学习、深造都极为不利。

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切勿盲目攀比、拔高!让孩子以兴趣为出发点,享受过程,才是学习各种艺术特长之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