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1日是美国“9·11恐袭事件”20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这场2996人遇难的灾难被导演们用电影记录了下来,例如《颤栗航班93》、《世贸中心》、《从心开始》......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部印度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我的名字叫可汗》海报。图源:豆瓣

这部带有悲情色彩的电影由印度著名导演卡伦·乔哈尔(Karan Johar)执导,印度超级巨星沙鲁克·汗(Shah Rukh Khan)和五届影后卡卓尔(Kajol)出演男女主角。电影于2010年上映后即打破当时的宝莱坞电影票房纪录,同时也打破英国、巴基斯坦、中东等多个国家的印度电影票房纪录。

毋庸置疑,这部优秀影片的导演对于恐怖主义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并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将恐怖主义带给人们的伤害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我的名字叫可汗》导演卡伦·乔哈尔 Karan Johar。图源:豆瓣

该影片讲述了患轻度自闭症的男主角可汗(Rizvan Khan),从印度移民来到美国,认识了美丽的单亲妈妈曼迪娅(Mandira Khan)并结婚。

但是好景不长,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爆发了反伊斯兰教的风潮,频频发生歧视、辱骂、殴打甚至杀害穆斯林的事件。可汗的继子也未能幸免,只因为他的姓名中带有典型的穆斯林姓氏“可汗”,就被几个同学残忍地殴打致死。

此后,可汗就背起行囊,追寻着美国总统的行踪,希望能当面对他说:“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一个恐怖分子。”其间,可汗也曾屡次被人怀疑是恐怖分子,被普通美国人歧视,被警察搜身、殴打甚至囚禁。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可汗在路上。图源:豆瓣

《我的名字叫可汗》剧照。图源:豆瓣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影片,不仅是因为它深刻地诠释了恐怖主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更是因为它时至今日仍然在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以下这些情景:

情境一:“9.11事件”后,印度裔伊斯兰教美国人遭受了惨痛的经历。他们做礼拜的清真寺被破坏、经营的商店被哄抢以及子女被欺凌的种种惨状,像极了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后,针对华人的攻击与污名化。

《我的名字叫可汗》剧照。图源:豆瓣

自疫情爆发以来,在美国的华人积极加强自我防护,很早以前就纷纷戴起了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非必要不出门,为所有族群做出了抗疫榜样。因此,在美国的所有族裔里,华人是感染率最低的人群。然而,他们却成了这场疫情中唯一背负了污名的族群。而且,这种攻击还不止于言语,针对华人的“仇恨犯罪”,尤其是暴力行为更加令人发指。

情境二:可汗在一个清真寺内做礼拜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激进的教徒正在宣扬恐怖主义,蛊惑大众进行暴力反抗。他勇敢地站出来指责这个人是骗子,因为其违背了真主的教诲,真主是不会让自己的信徒去送死的。紧接着,可汗还报警惩治了这个利用宗教信仰蛊惑信徒去违法乱纪的恶魔。

《我的名字叫可汗》剧照。图源:豆瓣

可汗说得一点儿都没有错!不管是手捧圣经的基督教,还是信奉真主阿拉的伊斯兰教,亦或是千人千神的印度教、一心求仙得道的道教和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佛教,虽然其信奉的神明不同,但基本的宗旨都是劝人向善。

而这个世界上也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信徒的虔诚去蛊惑他们从事非法的勾当,甚至不惜牺牲他们的生命去进行恐怖袭击。

情境三:影片中,美国警察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便将可汗逮捕,并进行囚禁和严刑拷打,只为了让他承认与基地组织有关系。

可汗被逮捕。图源:豆瓣

看到这里又不禁让人想起老生常谈的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虽然美国没有任何证据,却一口咬定新冠病毒来自中国的实验室。即使世卫组织已经两次派专家组来中国武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发布了权威的联合研究报告,证明了中国的清白。但是美国依然没有放弃它的有罪推定,而且乐此不疲地进行抹黑中国的舆论战和病毒溯源的政治化。

其实,美国的这些操作与其挑起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行为如出一辙。美国打着反恐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借机进军中亚。其结果呢?却是越反越恐!还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至于谈到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就更加离谱了。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了军事打击。然而,战争历时了7年多,美国始终也没有找到它口中的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终只得将这场战争草草收场。

其实,在《我的名字叫可汗》这部电影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情境还有很多,有待你去细细地品。最后,我们只想发自内心地感谢印度导演拍摄了这样一部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在“9·11”20周年之际重温这部经典之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感慨万千。

本文系大同网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