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农历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天下之大业也。丰收,是一份辛苦付出,终于满满收获的满足;丰收,是日子更有盼头,生活更美好的欢愉;丰收,是与自然的对话,是对田园的守望。

4500年前,当古蜀先民在田野里播下第一粒稻种,成都平原的水稻种植史便由此开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见证着古蜀文明的兴起、繁盛,见证着成都3000年建城史。

考古人员通过宝墩遗址的植物考古,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并证明了先民农业经济结构以稻谷为主,兼种粟和黍,同时采集野豌豆、薏苡属等植物作为食物的补充。动物考古材料则表明,宝墩先民的饲养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不仅饲养家猪,还辅以狗、鹿、鱼、鸟等。而宝墩文化聚落周围茂密的植被和丰沛的水系,则提供了野菜、野果、鱼,乃至薪柴和建筑材料。

古蜀人的餐桌一直在发生着演变。及至三星堆文化时期,稻谷的栽培种植历史向四川地区延伸,将古蜀国农业文明推向新高度。三星堆出土了很多古蜀人的陶器,主要用来作为盛酒的酒器,印证了三星堆农业的空前发达,大有一派稻谷丰熟,鸡犬相闻,祥和兴盛的文明景象。

而到了金沙文化时期,农业更为繁荣。金沙太阳神鸟比三星堆太阳轮盘更精准,表示四季十二个月,古蜀人已经掌握四时的知识,能够根据四时的不同特点而适时地安排农活。

水稻还见证了成都城址的修筑,见证了这座西南大城的崛起与兴盛。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让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城市,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蜀中物产丰富,蓄积饶多,经济长期繁荣富庶。宋代时四川人民建造梯田,耕作技术水平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增,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元朝大规模政治都江堰水利工程,屯田兴盛;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逐渐突破;清朝时四川农民田种禾稻,山种杂粮,相资为用,精耕细作,因地制宜。清末时期不少有识之士竭力鼓吹农业改革,传播新的农业知识、技术,组织农牧垦殖公司,设立农会等……可以说,水稻在成都平原的发展史,就是成都历史的写照。

如今,成都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里,稻浪滚滚、稻香四溢,天泰优808杂交水稻测产完成。四川造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红星新闻网推出条漫《一粒米的奇妙之旅》,博物馆里宝墩时期出土的碳化稻米种子被这一缕稻香“唤醒”了,而它要讲述的,是成都平原4500年的水稻史,也是成都平原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