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释:王孙贾问:人常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是什么意思。夫子说:错了,得罪了天,就没地方祈祷了。

  • 王孙贾,春秋时卫大夫。
  • 奥:室内的西南角,亦指房屋深处隐蔽的地方,神明之所;
  • 灶:灶神

论:此章承接上一章,以具体的祭祀行为来引述礼制的形式主义。人要自往自证,必有一个源头,祭,四声定声,祭的表现形式是意识不必理解的执行,甚至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因此,人各有祭,只是表现方式不同。有的人注重"慎终追远",把祭的行为集体化;有的人注重"谄媚鬼神",把祭的行为具象化;有的人注重"祭如在",把祭的行为逻辑化;人们到宗庙,故居,陵园,礼堂,即使不是自己的先人,也会自觉的礼貌,不喧闹,祭是对生命的信仰,如果说有人不"祭"什么,是意识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定义。礼,三声转声,礼的表现形式是内省自问而做出符合意识逻辑的行为。因此,礼有礼法,礼制,而无绝对统一的标准,就哪怕祭祀之礼也一样,有的人真切悲痛,有的人装装样子,有的人甚至过场都不愿意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固然有失礼的行为,但不也不能全盘否定他的行为,意识明澈之人对形式主义有自己的理解,"吾不与祭,如不祭。"那是对意识的忠诚,是"祭心"的表现。

在这个对话中,夫子没有直接的谈论祭祀敬神的区别和意义,而是用一个玩笑的语气,表明了对形式主义的态度。进而深层次的思考是,灶神管的是温饱,是满足基本的生存状态。而奥之所在的神明,是人的意识汇集雕琢后,赋予人的形象,是人精神世界的主宰,满足于人对世界的求证。"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好像更现实一些。然而之于对现实的索求,而无意识的理解,人与走兽何易?人,总得信点什么,才有一个目标和定位,才能以存在的方式满足自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之信仰从于道德,不假他人,不做别想,乃自然灵性之转化,是为更高级文明意识形态。之于着相的神格化,从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状态。人信神,神信什么?神如果不信人,不信人的信仰,神的意识何在?如何与神沟通?神如果信人,信人的信仰,也要遵从人的道德意识。既然都信仰道德,人性所立,何不自信?好像只因为人更善于犯一些错误,由神明进行教导。那么在犯错误之前,神明何在?犯了错误,又出来责罚世人?如果神明的意识只可意会,所有的解释都在否定存在的意义,如果神明的意识不可解释,神明只是想象的涂鸦,无法定义的标准,可以存在,也可以被抹去。而人的标准是以生命的形式自证为我,人的意识觉醒会把神格拉低,人性提升,做一个祭与礼的平衡。

凡中华之神明,俱是大德之化身,民心所向也。盖西方之神明,弑父夺权,诡诈淫乱,生性之蛮也。祈祷庇佑者,质性善也,天不降罪;祈求宽恕者,自带原罪,等待审判;故人在心在,拜神则神在,人在心不在,神何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