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近10年的城市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场城市的蝶变史。从朝阳广场到金湖广场、到东盟商务区、再到五象新区,南宁的城市中心从东移转向南扩。

举全城之力,十多年磨一剑。五象新区,这个奔着国际产业新城目标而去的所谓“新大陆”,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使命与梦想?

南宁中心变迁史

南宁中心变迁史

南宁的市中心在哪?十多年前,南宁人会告诉你,是朝阳广场。现在,朝阳广场虽然人气依然很高,但所谓的市中心不再只有一个,随着南宁城市不断扩大,多个片区人气中心也在迅速崛起,由此拉开了南宁中心变迁史。

1.0版本:“朝阳中心”一枝独秀。解放伊始,朝阳路片区便是最早形成的城市中心,人气持续高涨,很长时间内,朝阳商圈一直是南宁人心目中的绝对市中心。

2.0版本:“金湖广场中心”异军突起。2006年,58层,276米的地王大厦坐落于现在的金湖广场地段,定位为5A甲级写字楼的地标性建筑,当时汇聚了大量的商务、行政办公,堪称南宁最早的CBD中心。

3.0版本:“东盟商务区/凤岭中心”助力东盟。承载着中国对东盟的国际窗口的重任,东盟商务区应运而生,这里形成了以政治、文化、商业为主的城市中心;随之带动起来的附近凤岭板块,规划为高端宜居区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人居中心。

4.0版本:“五象新区中心”南向新世界。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的开工兴建,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随着《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落地,五象新区正是南向发展的中心地带。

另一个南宁,这是对五象新区最贴切的形容。这里聚集了文化、行政办公、体育、物流、休闲、娱乐、商住、教育、金融、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目前,五象新区核心区已基本成型,多家金融机构、知名500强企业纷纷入驻五象中心,引领南宁发展的新风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象新区

政策、人口加持

政策、人口加持

南宁为什么会选择向南发展?究其原因,不管是自然环境、政策规划、人口增长,都造就了城市“重点向南”的必然性。

自然条件和城市规划条件,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向。

南宁北面,是山,毗邻大学城,消费力较低;西面,是老城区,旧城改造难度较大,拆迁成本过高;东面,是工业区为主,可开发空间有限;而南面,则有大片开阔地,为城市再延伸,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

可以说,南宁“重点向南”的城市规划是尊重自然的选择,也是开发成本最低化的选择。

从政策上看,不断加持的政策是五象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

早在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重点发展五象新区;

在《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里,首次确定了城市“重点向南”的发展战略;

2021年印发的《五象新区(南宁片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2年)》,提出了重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为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区域建设搭建坚固的数字技术支撑底座。

随着“一带一路”和“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整体规划,南宁五象新区将会被打造成为整个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引擎。

从人口因素上看五象新区成为人口流入的重要吸纳区域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1年南宁市常住人口87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66.16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07.99万人。

除了小部分是自然增长的外,大部分是外来人口流入。

其中,五象新区所在的良庆区人口约58.7万人,占比6.72%,十年间增长了近24.3万,常住人口数紧追老城区兴宁区。城市人口往南迁移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不断增长的人口也将促进五象新区的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各城区10年人口变化情况表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产业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灵魂,对于五象新区当然也不例外。相比南宁其他区域,五象新区一开始就绘制了“三个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的产业发展蓝图。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五象新区已经形成了南宁综合保税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三大核心产业群,并全力打造集商贸、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物流等产业链的国际产业新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象新区产业规划图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栖”,五象新区如今已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进驻。截至2020年11月底,五象新区累计入驻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10个、世界500强企业35家、国内500强企业28家,产业集群效应日显。

位于综合保税区内的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无疑是五象新区产业板块中的明星旗舰项目。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84.8公顷(约4273亩),由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主要投资的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与运营主体,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并列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广西重点建设项目。

其中,作为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首发园区的中新·光合谷,已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其处在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与南宁市综合保税区双区交汇处,毗邻东盟信息港、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将打造环境一流、模式创新、产业链完整、服务精准的产业园,成为五象新区及展示城市形象的外部窗口和园区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光合谷产业园区

此外,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商产业园、中国—东盟信息港地理信息小镇(一期)、广西(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也已相继启动。五象新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从而集聚和释放产业新城的巨大能量。

产因城强,城因产兴。在老城区早已饱和、成熟城区寸土寸金的环境下,新兴城区必将承接着产业转移的重任,创新打造产城融合。假以时日,五象新区必将成为南宁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区域之一。

下一站,向南

下一站,向南

从近年广西发展策略来看,大力建设北部湾港口、对接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向海发展是主要基调。南宁并非沿海沿边,如何借势发展?用交通与钦北防连成一片,用“一带一路陆海通道”优势,打造产业基地虹吸资源与人才,方可奠定北部湾核心城市之位

实际上,南宁向南,并不是简单的城市版图向南,更是城市整体向海发展,寻找出海口,这是南宁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南宁,满足这样条件的区域,有且只有邕江之南、近钦北防又有广阔土地的五象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象新区战略位置

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的五象新区基础设施已趋完善、行政办公区域不断完备、生活居家氛围日渐浓厚。五象,已初步实现了“建一个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宏大规划。

今年5月,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加快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新区,到2025年,新区发展空间规模拓展至120平方公里,核心区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关于五象新区“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报道

从“建一个新区”到“强五象新区”,五象新区已经从上半场的城区规划与建设,进入到了下半场的产业加速与融合。

南宁,向南!这将是一个顺势而为,强势崛起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