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这句故事,古人对于春天的描写可以说是非常深刻,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学校每年也会组织春游活动,带着学生们去观赏体验春天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小伙伴们在野外你追我赶,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是随着娱乐活动的越来越多,但现在的春游似乎再也不像往常一样。

当春游变成了“社会实践”,这样还有意义吗?

春游活动原本是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游玩踏青,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舒缓心情的一个集体活动,但是现在的春游似乎变了模样。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的春游活动已然不叫春游,而称之为社会实践,不仅仅没有了游玩的乐趣,反而平白为家庭增添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花费往往不低。一场实践活动下来,少则百十块多则几百上千,原本仅仅是欣赏春色的一个活动,却成了变相的强制消费。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为了春游,队伍看上去庞大,更符合上级领导安排指示,不但需要学生承担较高的社会实践费用,而且即便学生生病了也不能请假。如此形式主义的春游实践活动,究竟意义何在呢?

学生的春游更应该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做样子

学生春游也好,社会实践行动也罢。这些活动的组织初衷都是应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如组织同学们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浏览学习,那么活动组织的目的就是应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身为活动组织者的校方,应该做到的就是活动前后得相互呼应,而绝不仅仅是到此一游了事。

因此在校方组织集体活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考量与论证,本次活动的举行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带来哪些收获。

如果仅仅是为了形式主义上的好看,而贸然组织集体活动,最后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不仅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任何提高,反而会降低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活动不是春游,很多学校也都是免费的

既然有做得不好,成为反面教材的,自然也有做得不错,应当树立典型的。而沈阳市实验中学在918当天就组织了一部分学生参观918纪念馆。

这些学生都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参观纪念馆之前,学校就是专门针对918事件组织召开了多次主题班会。活动前有概念,活动后有思考,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诸如此类较为成功的实践活动也不在少数,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并通过实践活动在后期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起到帮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成功的实践活动,并不需要花钱。这也从侧面印证的活动的是否成功,与经费的开销没有决定性的联系。

家长也要配合学校组织的活动,适当给孩子自由

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屡屡受挫,并不单纯是学校的原因。有个别的家长对于小孩子过分溺爱,这也就造成了学校在选择集体活动时选择面的缩窄。

甚至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学生家长不仅仅不支持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担心孩子在户外活动中遭受危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小孩子成长绝对不应该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

众所周知,温室里的花朵但凡经历一点风寒就会立刻枯萎。如果学生家长处处将孩子呵护得无懈可击,那么这些孩子和温室里的花朵又有何区别呢?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家长,一定是要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的。

总结:

春游原本是非常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但是随着小孩子越来越金贵,集体活动也慢慢变了质。一方面确实,部分家长的阻挠给学校带来了压力,致使校方在组织活动时选择一些中庸平淡的集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形式主义严重,即便事先一直到本次集体活动可能是毫无实际意义的,但是仍然要如期举行。因此春游等集体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今日话题:

年年岁月春相似,为何春游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