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她有什么“长寿秘诀”,均想窥得一二。可据媒体报道,田中力子不仅爱吃甜食,还爱喝可乐,并且和大部分日本人一样都不爱运动,每天顶多做做数学题,下下棋。即便如此,她还是活到了119岁高龄,还要活过120。同她一样寿命让人称羡的,还有日本这个不爱运动、爱吃炸串的国家。

《The Lancet Glob Health》调查显示,日本是“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之一,仅有40%的人能积极锻炼。相比之下,我国有85.9%的居民会主动锻炼。可《世界卫生统计2019(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9)》报告中,日本却连续50年蝉联寿命榜一,全国平均寿命预期达83.7岁。其中女性86.8岁,男性80.5岁,同排名53位(76.1岁)的我国相比,平均高了7.6年,最多相差9.2年。此外,其心脑血管发病率也是世界最低,冠心病死亡率仅0.041%,与我国相差达到了惊人的75倍。

仅一海之隔,又不爱运动,寿命差距却如此显著?科学家对此十分疑惑,他们通过分析数十年数据证实,除遗传、生活条件和环境医疗水平外,还有一点重要因素:吃得对。

01 爱吃“臭豆”,三餐不离

作为一个在岛中生存的国家,日本人除了爱吃鱼外,还有一个国宝级“美食”—纳豆。纳豆行业协会统计,1.27亿日本人中,大约90%的居民每日三餐都会食用纳豆,或用于拌饭、做菜、寿司等等,普及程度可与我国豆浆媲美。为推崇其更为广泛食用,相关部门甚至将每年的7月10号定为“纳豆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纳豆都将免费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豆”,顾名思义,是一种豆制食品,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公元754年,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时带到日本,用于寺庙弟子食用和宗教祭品,后演变为皇室贵族、武士的御用营养品,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

二战期间,日本转轨法西斯开启军国模式,大批女人当成男人进工厂,学生当成士兵出阵打仗,粮食采取配给制,人们食不果腹。大批民众为了填饱肚子,利用自己储存已久的黄豆发酵成豆豉以食用抵抗饥馑,“纳豆”因其营养丰富和易储藏性开始大范围流传。据传,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时,为了减轻负担,每艘潜艇也只带了纳豆作为食物,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02 “臭豆”的秘密,2小时溶栓

进入和平年代,战乱结束,但食用“纳豆”的习惯却被流传下来。民间有口头禅如是而言:“纳豆顿顿有,活到九十九”,在之后的科学研究中,更是为此谚语添足证据。

1980年,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赶赴芝加哥从事溶栓药物(尿激酶)的研究工作。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在吃纳豆时突发奇想,如果纳豆是蛋白发酵形成的,那里面丰富的纤维蛋白经过发酵后,是否也能生成纤维蛋白水解酶?(注:血栓中的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疑问和灵感乍现的兴奋,须见洋行博士立刻放下饭碗,端起吃剩的纳豆盘子,冲向实验室。他将纳豆菌丝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加入到放置人工血栓的容器中,同时也在另一个人工血栓容器中加入了尿激酶作为对照。结果发现,仅2个小时后,加入纳豆发酵物容器里的人工血栓居然被溶解掉了2 厘米,比传统的尿激酶溶解快了19倍。

此后经年,通过多次反复实验,洋行博士证实纳豆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溶解血栓的酶,并将它命名为“纳豆激酶”。其溶栓特性目前也被国际生物医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证实,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无毒、有高效溶血栓能力的溶栓剂。

03 技术革新“臭豆”,助力筑建健康新路

近年来,随着国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国内也兴起了纳豆激酶溶栓的研究热,其在实验动物体内明确的溶栓特性也引来了诸多资本关注,其中不乏汤臣倍健等头部品牌。他们推出“植物科技”产品舒百宁,而且联合了中科院、复旦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科研机构对产品与心脑血管之间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舒百宁”所含有的核心成分之一“纳豆冻干粉”是采用了第四代冻干粉生产技术,经零下40摄氏度冻结,真空抽湿升华干燥粉碎后制成富含纳豆激酶的纳豆冻干粉。此外,其还添加了红曲粉——《中国药典》,《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第一版曾记载,红曲有化浊降脂之用。天然红曲中含有的莫纳可林K,无需水解,直接发挥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且活性较内脂式药物洛伐他汀高约1倍[1]。凭借植物科技双双加持,“舒百宁”未推先火,在7月19日正式发布前已在京东拿下数十万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养科学专家张旭光博士表示,“国人心脑血管发病率居高不下,汤臣倍健采用发酵工艺制作的纳豆红曲胶囊,完美整合了两者的有效成分且更大限度保存了原材料活性,服用起来方便快捷。在一项为期为45天的消费者试食体验活动中,经调研分析,从血脂健康相关指标改善角度来讲,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为89.4%。

行业人士认为,相比较为传统的他汀类物质,舒百宁源于植物提取,比西药类化学制品更为安全,未来将助力解决心血管防治难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中指出,由于经济条件变好,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2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率以达40.40%。整体在患人数预估约4亿,病死亡率占总疾病死亡率40%,居于首位。如果在这些指标上能降到日本相同水平,无疑将推动国民身体健康和寿命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去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截至9月15日,其“百岁+”老人人数达到8万450名,连续50年刷新人数纪录,其中9成以上都是纳豆爱好者。如果在生活习惯和环境不匹配的情况下,国人不能将低盐、鱼肉、纳豆等当做生活常规操作,不妨通过“植物科技”模拟其同等有益物质摄入,也不乏为另一种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