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万科8月29日披露的中报数据,万科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19%,净利润110.47亿元,同比下降11.68%。其中万科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毛利率为18%,同比下降6.0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6%,同比下降近7个百分点。

图:2016~2021年上半年万科利润规模及盈利指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九胜将万科利润的下滑归因于三个方面:①销售规模增长有限;②毛利率下降稍快;③转型效果未现。他还坦言万科近期销售产品“地售比”明显上升,相比于2017年,万科2020年“地售比”提高了约17个百分点。

根据更多房企的中报数据来看,毛利率下滑已是行业普遍现象:保利毛利率为32.5%,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华润毛利率为31.3%,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龙湖毛利率27.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中海地产毛利率28.5%,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针对行业利润下滑趋势,如果说中海的策略是深耕一二线,金茂是加大城市运营,龙湖继续“因自律得自由”,碧桂园则致力于提升“一率五力”。那万科的解题思路则是:保持开发业务增长,同时通过经营性业务(商业、长租等)的占比提升来做大利润。

从经营性业务数据来看,万物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33.3%;泊寓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5.6%;万纬物流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64%;商业营收36.29亿元,同比增长19%。虽然祝九胜表示:“与优秀同行相比,确实人比人气死人。”但从规模而言,万科仍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万科正试图从商业板块破局,6月,万科前COO王海武就空降印力,致力于让商业业务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经营性业务破局。

不过,在转型前景未明朗之前,万科急需突破的还是开发业务的规模增长,即获取土地资源能力的提升。对此万科的做法有:

1、聚焦一二线城市增加突出土储。万科上半年拿地总额1126.3亿元,拿地总建筑面积1505.9万方,拿地金额、拿地面积同比上涨超过100%。其中,位于一二线城市的新增土储占比89.3%。

2、介入不良资产包,建立和提升在不良资产方面的接包、解包能力。万科在介入泰禾之余,陆续传出与蓝光、华夏幸福及恒大洽谈收购项目。万科也表示“合作是永远的主题,只要是符合投资标准的项目,欢迎共同来解题”。

3、在三旧改造、城市微改造和微更新等方面不断加码。继今年6月万科参与上海80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后,8月又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城市运营商的身份,深度参与上海的城市更新与建设。

4、密集拜会地方政府,洽谈城市更新、仓储物流、园区建设、物业服务等合作内容,积极介入城市赋能发展。今年上半年,郁亮的行程,北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南至云南,频繁拜会了多个地方省市政府。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