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远县东湾镇砂梁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子,其办学史近乎百年,早在一九零三年就已成立私学。一九一八年砂梁村正式成立初级小学,校名为“东湾乡第四保砂梁国民学校”。一九四九年秋,校名更为“兰阳学校”。一九五六年秋发展为完全小学,同时校名更为“砂梁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六七年校址由“土地庙”搬迁于现今的东湾铁路工区处,一九六八年又增设初级中学(当时只有初一、初二)。由于铁路的开通,一九七0年,又将学校搬迁于现在的校址,位于靖远县城12公里国道109线旁。一九八七年秋附设学前班。二00一年秋又开设了幼儿园。

砂梁学校在二十世纪50年代办学条件差,教室简陋,300多学生在四间教室和土地庙的香房里读书,教师12 人期中共公派教师5人,(兰州女师毕业的2人,靖远师范毕业的3人)。进入60年代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入学儿童人数的增多,砂梁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改善。教学班发展到14个,教师24人(其中公派教师9人)。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七年这段时间砂梁学校的教育和全国各地的教育一样,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教育走入了最低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股强大的东风。给教育注入了青春的活力,砂梁学校也从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办学条件

一九七八年扩建教室6间,一九九0年兴建单面两层教学楼一幢,一九九六年兴建了六室,校门,硬化校园10260平方米,一九九九年翻新危重教室3间,教师宿舍10间。从一九七八年到二000年,分次分批购置各种教学器材价值达6万多元,达到国家三类标准。二00一年又自筹资金购置安装了“教育卫星宽带接受系统”。

现有学校规模

靖远县东湾镇砂梁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服务半径5千米,覆盖人口6000余人,砂梁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785人。幼儿园一所,入园儿童145人,教职工34人。学校占地面积2201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5.4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40平方米,生均面积4.7平方米。图书室图书总册数6240册,生均10.2册。

砂梁学校现有34名教师,其中公派教师25人。大专以上18人,占72%。县聘教师9人,大专以上6人,占66.7%。自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来,我校1人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3人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职员1人,小学一级教师20人。

教学业绩

2004——2007年三年双科合格率:2004-2005学年度为69.2%、68.17%;2005-2006学年度为86.6%、90.5%;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为97.7%。

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按时完成率均为100%。

目前面临的困境

该学校校舍中有土木结构教学用房960平方米,建于1970年,当时受经济条件限制,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均不符合要求,现校舍基础已下陷,墙体多处出现裂缝,屋顶漏雨严重,已经成为危房无法使用。另外1栋单面二层1400平方米教学楼,建于1990年,该教学楼当时由村民集资兴建,造价低,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均较差,基础处理不当,又遭受洪水浸泡,造成教学楼基础下陷,楼体出现倾斜,墙体多处出现2厘米以上的裂缝,已经成为严重危房停止使用。学校的危房已危及师生安全,造成校舍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此,急需拆除改扩建。

根据实际需要,砂梁村小学需改扩建教室18个,1008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两个,360平方米;电教室、图书室、微机室、阅览室、体育室、实验室共6间,336平方米;宿舍18间,360平方米;食堂一个,120平方米;共计建筑面积2184平方米,每平方米按600元预算,约需资金131万400元。新建厕所一栋,面积180平方米,每平方米按400元预算,约需资金7万2000元。以上共计约需资金138万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