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台老风扇

引 子

2021年,我领修我族家谱。看到很多家谱上的家训还是搬用明清时期的圣谕、帝训,我决心整理出一篇适合新时代的、适合本家族的家训。新家训的内容包括立身、立家、立业三部分。中秋团聚之日,在老家见到儿时用的老风扇,想起新家训三部分内容恰可对应老风扇的三十年,特写下此文以记之。

夏有凉风,是每个人的夏日愿望。

1991年,我11岁。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带回来一台落地扇——粉红色的扇叶,大红色的面板,能摇头,能定时。最漂亮的是面板上的一块显示板,一按“LAMP”键就显示一个七彩的宝塔。通电后扇出凉风的一刹那,父亲大汗淋漓的脑门上,绽开了笑容。以前,父亲晚班回来吃晚饭时,我拿着蒲扇在一旁人工造风,这下可轻松了。母亲端上一碗苋菜,一碗咸菜,还有大碗混杂着锅巴的米饭,父亲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我赶紧关了电风扇,关了灯,大家一起到门外乘凉去——那时候我家才通电几个月,我是家里的节电负责人呢。

2001年,我21岁。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和我在餐桌旁,吹着那台老电风扇。风扇上的宝塔灯已经不亮了,我尝试修理过几次都未成功。我和父亲喝着啤酒,聊起我的大学生活,说我在拿到奖学金后第一次喝酒的故事。父亲和我聊起早稻的治水问题,今年玉米的价格,还有走入社会后朋友的选择。许多人家父子寡言,我和父亲却有许多的话题。母亲不停地给我夹那盘新炒的土鸡肉。吃完饭,父亲关掉了电风扇,拿起了蒲扇,我们一起到门外乘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我31岁。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还是坐在餐桌的老位置,扇着那台老电风扇,风扇上的摇头按钮帽已经丢了。看到妻抱着一岁的儿子走过来,父亲拿起了老虎钳,拧着旋开了摇头开关,笑着说:“没坏,能摇”。我连忙说:“孩子不能直吹着风”。父亲又把摇头按钮拧回去了。父亲和我聊起了家族的字辈,说起了他们小时候保护谱书的故事。母亲递给我一根我最爱的烤玉米,我一边吃一边抱怨带孩子的辛苦。父亲说:“你们虽然读了一些书,带孩子却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古人讲,从小立规矩,长大不吃亏。没有风吹雨打,孩子是不能成才的。”

2021年,我41岁。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启动了那台老电风扇。扇叶艰难地旋转着,父亲拿起备用的小木棍,使劲扒拉了几下扇叶,渐渐地,风扇又如常旋转起来了,虽然噪音不小,但是吹出的风似乎格外凉快。儿子说:“爷爷,我们去那屋吹空调吧。”父亲说:“这个风扇还能用。”我和父亲聊起家族修谱的事情,说我在研究新时代的家训。父亲说:“既然你们带头在搞修谱的工作,那就要把工作做细致,另外谱金的使用一定要两袖清风。你们岁数也不小了,能给后代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我想,十年后,二十年后,更多年后……有这台老风扇的陪伴,每个夏天都会充满凉意,每个家人都会心存温暖——因为,家有良风。

作者:安徽舒城·周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