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有关房地产不良贷向金融体系蔓延的担忧,愈演愈烈。

今年4月份-6月份,供应商持有的某大商票到期拒付事件频发,

据媒体统计,某大商票高达2052.67亿元,相当于华润、绿地、融创等十余家房企的总和,排名第二的华润,才274亿元。

如今,工地停工,土地款延期,施工方垫资还不上,员工理财无法兑付,购房者大眼瞪小眼,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看最终如何“保交楼”。

当然,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根据某大年报披露的借款数据,截止到2020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金额为人民币5067.24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来往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盛京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吉林银行、渤海银行、上海银行、龙江银行、兴业银行、洛阳银行、中信银行、广州农商行、汉口银行、九江银行等。

去年9月流出的恳请信上曾提及了一组数据:集团负债涉及银行类金融机构128家、非银金融机构121家。

无论是借款规模,还是波及的银行数量,都堪称国内房企之最。

事实上,房企坏账的风险不用太担心,这两天银行仿佛约好了一般,集体回应了这件事。

据证券日报9月23日报道,多家上市银行也接连进行正面回应,有银行表示风险可控,也有多家银行急忙撇清关系,表示无业务往来。

比如,民生银行称:涉及范围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城市更新贷款,该行授信业务主要以抵质押和保证方式为主,抵质押物主要包括变现能力较强的土地、房产、在建工程等,目前抵质押物仍足值有效。

光大银行回应关于“九十余亿元贷款是否计提坏账”问题时表示,“目前大型集团企业在我行的授信敞口均相对可控,不会对我行资产质量趋势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浙商银行透露,目前该行授信金额为38亿元,有足额的抵质押物,整体风险可控。

江苏银行则回应称,“该房企在我行业务规模小、占比低,抵质押充分,无风险敞口。”

杭州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行、成都银行和青岛银行则纷纷撇清关系,表示目前无相关贷款余额或信贷合作。

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对相关提问避而不谈。

蓝白总结了一下银行回应的内容,主要分三种。

第一种,是没有任何合作的银行,撇清关系,任你房企违约,与我无关,比如杭州、江阴、张家港等城商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是业务规模占比小,主要是中小银行为主,比如浙商、江苏银行,涉及不良贷款并不多,就算有坏账,也不会影响到银行资产质量。

第三种,像民生、光大这种涉房贷款规模较大的,回应的内容很专业,反正有土地、房产、在建工程的抵押,这些抵押品的变现能力都很强,不怕坏账。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这事影响挺大,又是几千亿的欠款,又是几十家合作银行什么的。

其实深究起来,银行有充足的抵押品,还有严格的风控制度,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接下来只要重整交楼,银行才不会吃这个亏。

换个角度再聊这件事,银行倒是安逸了,房企面临的处境,却越来越难熬。

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土地市场,提前入冬了。

9月2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一次性报价区间上限下调”、“禁马甲”和“提升保证金比例”等调控手段下,苏州、沈阳、成都等城市,第二轮集中拍地热度和首次相比热度明显下降。

以苏州为例,溢价率降至1%,19宗成功出让地块中仅3宗溢价成交、1宗突破最高限价成交。

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的10宗土地,9宗流拍了,仅仅只有一块土地报名成功。

从目前已完成第二轮集中供地的城市来看,10城约有149宗土地流拍,据国金证券研报显示,福州、青岛、济南、天津的第二次供地的流拍率分别为32%、10%、35%和34%。

一句话:房企集体“躺平”了。

为啥开发商要躺平?

原因很多,土拍规则改变,不让房企用马甲,保证金比例提高,必须用自有资金拍地,穿透式监管。。。

但核心原因只有一个:房企没钱了。

克而瑞通过对60家典型样本房企历年现金流情况来看,2017年是整个行业的主要转折点。

2017年融资性现金流净额达到峰值8053亿元,同比增长128%,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35亿元。

2017年后,随着整体融资环境的不断收紧,融资性现金流净额规模被动下滑,2018年、2019年及 2020年分别下降了36%、54%及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至2021年上半年,60家典型样本房企融资性现金流净额首次为负,净流出达657亿元。

说白了,以前房企可以靠“借新还旧”活下去,可以靠借钱来拿地。

现在银行卡着不给开发贷,信托、发债又被管起来了,原来欠的债还要逐月的还。

算盘打得再响,也扛不住这样的入不敷出。

总之,银行撇清关系也罢,房企集体躺平不再拿地也罢,它们指向的事实只有一个:

房地产的寒冬,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有钱,才能为所欲为。

房企可以随便涨价、捂盘惜售,可以当地王,可以被各个城市奉为座上宾。

没钱,只能认怂降价。

房企只能自求多福,打折促销,拼命回款。

然而,谁能熬过这个漫长的寒冬,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