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8日9时,现场哨音清脆,机械轰鸣,伊拉克马季努恩项目原油外输线第一道焊口稳稳“碰头”,对口间隙、错边量满足规范要求,正式打火开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季努恩外输管线项目(BOC-1703)是马季努恩油田增产计划的配套项目,包含22条集输管道和1条外输管道,线路总长118公里。该线路起点为新建原油处理中心CPF2,终点为DS1,长度33.7公里,管径28寸,壁厚15.88毫米,建成后可将马季努恩油田每日增产的22万桶原油输送至港口。

筹备期间,项目部针对当地吊管机租金价格高、资源匮乏的情况,主动打破马季努恩油田传统施工方法,多方考察,着力从挖掘机吊装性能、吊耳及吊具安全性、挖掘机操作手操作水平、第三方检验、第三方取证、吊装方案等方面逐一论证,努力争取业主对使用挖掘机对口方案的认可。通过精心准备和据理力争,最终获得业主对挖掘机组对及简易吊装的许可,减少了焊接机组吊管机配置,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

受疫情影响,项目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十分紧张,项目部因地制宜,积极协调各方,从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多角度考虑,不断加强设备准备、许可办理、属地雇员动迁和外雇设备动迁等组织工作,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对外籍焊工的培训选拔,充实焊接队伍,重新提交预焊接工艺规程和上向焊焊接工艺评定试件,依托当地资源做机械性能试验,报审升版焊接工艺评定,研究、改造自制外对口器2个,为推动主线使用外对口器组对焊接提供文件支持。通过灵活多变的施工模式,项目部盘活了有限的施工资源,扭转了焊接机组施工机具不足、作业量不饱满的局面,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焊接一次合格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文|孙启平 孙宏召 蒋银峰

编辑|张赤赫

排版|马亮

审核|劳火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