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三经第七山为槐江山,经文内容如下: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根据经文记述槐江山在泰器山以西320里,大约折合当今80公里,则这座山应当就是阿拉克湖西部的乌兰乌拉山(图6.1),此山地处都兰与曲麻莱两县交界处,总体呈东西走向,山体侵蚀切削明显,被众多南北、西北走向的山涧分割,形成许多海拔差距不大、走向各异的陡峭山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槐江山一节,对槐江山的地望描述是非常详细的。经文首先介绍了一条叫丘时水的河流自此山发育,然后向北流注于泑水。细观此山,其中部有主河道发育,西北走向出山,而后向北汇入诺木洪河的上游河道。在都兰县地图上,这条自乌兰乌拉山向北发育的河流标注为沙尕乌兰,所汇入的河道则称之为哈拉郭勒,如果经文记述的丘时水确为沙尕乌兰,则哈拉郭勒就是泑水。前面已说明五臧山经中的泑水是对众多溪流汇集的早期河流形态的一种称谓,再看哈拉郭勒的形态,总体呈西向东走向,处于一个相对开阔的谷地中,南北两侧山体有密集发育的溪流注入,形成多水汇集的早期河流特征,因而从河流形态看,乌兰乌拉山发育的沙尕乌兰与经文记载槐江山的丘时水是吻合度很高的。

槐江山的地望是:南望昆仑、西望大泽、北望诸毗、东望恒山四成。

首先说南望昆仑。经文云“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在卫星三维地图上,立于槐江山,确可以看到南部不远处山体起伏、向东延绵(图6.2),这些山就是位于星宿海以北、黄河源头支流扎曲河西岸的山体,这些山并不是传说中的昆仑丘,根据经文记载,昆仑丘在槐江山西南400里,折合现在的公制里程约1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中间不可能一座山也没有,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能够看到一点山形的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怎能感受得到“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再说方位上也不对,但如果是图6.2中的山体,身临其境,在距离上是可能获得这种视角感受的。在山海经中,冠之以昆仑者有昆仑丘、昆仑虚和昆仑山,过往研究者均认为昆仑丘就是昆仑虚昆仑山当然也是昆仑丘,三者均是同一座神秘大山的称谓。这真是经文的本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内东经云“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袁珂等前人研究认为,此段文字及其前数节叙述的是海内西经的内容,应当排在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一节之后,之所以出现在海内东经中是由于竹简错序,经文整理时未能纠正,即所谓“错简”,从经文叙述的内容来看确实如此,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谈的重点,这里要重点关注的是经文中并列出现了“昆仑虚”和“昆仑山”两个名称,认真体会该段文字,将之还原至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一节之后,再联系上下文意思,前面已交代了昆仑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等情况,且其后又多处以昆仑虚为参照介绍了河流、历史遗迹(众帝之台)、神奇动植物、方国等所处的地理方位,这里突然又冒出一句“昆仑山在西胡西。”而且就在紧接着以“昆仑虚”作为已知(已交代过、已明确过的)参照物之后(图6.3)。如果昆仑虚确实就是昆仑山,这不仅是行文逻辑错乱的问题,还出现了对同一对象明显自我参照、自相矛盾的描述,山海经的记述尽管有模糊不周之处,但在同一段记述中,行文的逻辑思路还是非常严谨的,因此笔者认为山海经中的昆仑虚并非昆仑山,昆仑山也不是昆仑丘,三者不是同一座“大山”的不同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人解释昆仑虚,认为“虚”同“墟”,既是山,也是丘,故而昆仑虚就是昆仑山、昆仑丘,三者是同一座山的不同称谓。但如果“虚”不通假“墟”呢?“虚”就是空虚、虚无、没有实体,用它来代表山体间的空谷、平川地带也是可以的,因此所谓昆仑虚、昆仑山、昆仑丘,它们应该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就是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空谷平川何以现山丘?区别就是虚就是虚,山丘就是山丘,不可能是同一个东西。

细细品味海经对昆仑虚的描绘,它应该是一片广阔的区域(方八百里),说它“高万仞”,无非是说这片区域地势很高,在这个区域中同样有高山、沟谷、平川,而昆仑山、昆仑丘可能就是这片区域众多山体中的某两座山,这样经文在介绍了昆仑虚并且以它为明确参照之后又谈到昆仑山的位置就有其合理性了。而昆仑山并非昆仑丘,从五臧山经本节文字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以槐江山为参照,方位、视觉感受都不可能指向昆仑丘,因此槐江山所南望的“昆仑”应该就是海经中提到的昆仑山,或者根本就是一个通用称谓,指高耸嶙峋之山。至于这座山为何会“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这是最值得探究的,它很可能就是大荒西经中提到的炎火之山,在山经成书时还是一座冒着炽热岩浆的山,以至于投物即燃。

现在从槐江山把视角投向西边,是看不到所谓大泽了,但南北山之间有着广阔的平川向西延伸,如果这里曾经是稷泽,那么这片大川就是稷泽干涸后的湖床了(图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照当今地形图,在槐江山向西所看到的大川,实际上就是舒尔干河及其上游支流霍兰郭勒和加尕日曲的河川,舒尔干河是格尔木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如果这一区域的确存在一个叫稷泽的大泽,那么其部分水域应该就是沿现在的舒尔干河及其上游支流的河川分布的(图6.5)。这里经文用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来介绍稷泽——“后稷所潜也”,按字面理解是“这是后稷潜水的地方”,再深一点理解是“这是后稷隐居的地方”,但这两种解释都感觉过于浅陋和牵强,与山海经中“潜”字的使用语境差距甚大。在山经地理的记述中,“潜”字多用于河水伏流的环境描述,即河流消失了,被埋到地下了,如果按照这一使用惯例来理解“潜”字,就是“这就是后稷消失的地方”,那么这句平淡的记述文字就难以让人淡定了,但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如果“后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群或部落的称呼,那就成了一个族群的悲剧,便是一场惊人的灾难了。至于这个灾难的源头,是一次突发的地震?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为什么山海经中总是用一种平淡的语调来记述那些在后人看来匪夷所思、奇形怪状的动物和人?是不是在那个时代这些人和动物的形象、以及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司空见惯的?这是山海经引人深思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槐江山北望诸毗之山。诸毗山在不周山一节已经分析过,指群山毗邻、延绵不断的景象,乌兰乌拉山以北是布尔汗布达山,这是一条东西延绵数百公里的山脉,与此处所述乌兰乌拉山同属昆仑山山脉,立于乌兰乌拉山向北可见布尔汗布达山大小山头紧密相邻、延绵不尽(图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槐江山以东,经文的描述是“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恒山,袁珂引王念孙、郝懿行校为“桓山”,“成”郭璞言“成亦重也。” “搏”郭璞解释为“脅”, “脅”即胁,指腋下两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胸腔两侧肋骨部分,大概就是指像胸肋一样凸起的一支支山脊。意思是向东可以望见四重而成的恒山(或桓山),这座山是有穷鬼所居住的地方,他们各处山的一支。东望恒山四成的效果见图6.7,从图上看,能明显分辨“四成”的是近处并排的几条山脊,远处因距离关系山体低矮模糊,已难以分辨是多少成(重),而近处的几条山脊明显是槐江山本身山体的延续部分,并非另一座独立的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汉字“恒”,主要有永恒、恒定、经常、不变的意思,另外还通“亘”字,即《易经》中的“亘”卦,有延绵、延续之意,故“恒山”可能是亘山,指本山的延续部分,这样与图6.7所示景状就相吻合了。另有穷鬼各处“一搏”,据《说文·手部》所释,“搏,索持也”。后引申为攫取、拾取,如《史记·李斯列传》:“铄金百溢,盗跖不搏。”又引申为拍打、跳动,执持、握持等义,才确立了其搏斗之意。如果说恒山是槐江山的延绵、延续部分,那么就是槐江山延续出去的一条条肋,就像槐江伸出去的一根根手指,则郭璞将之解释为“脅”,以及“搏”字本身的“索持”之手的意思都是没有问题的。综上所述,“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向东可以看到本山延绵之四重,犹如向东伸出的索持之手,这里是有穷鬼居住的地方,他们各处于山的一支(一“脅”或一指)。”

泰器山至于槐江山图测距离360里,与经文所载320里差40里(图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