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普通人去夜店“蹦迪(假Rave)”的目的不同,除了喝酒、撩妹 / 汉,真正的电子乐迷们常常会为了音乐前往夜店(真)Rave,比如《电子音乐资讯》笔者Taylor(亦有网名“简单粗暴的美男”)就希望能在21世纪20年代的夜店听到一首Eurodance、Italo Dance、“狭义的”老舞曲的曲子,但结果往往是扫兴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WIEN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这完全是预料和情理之中的。如今谁家夜店还(敢)播放这么过气的音乐?即便是所谓的复古式夜店 / 迪厅也是放送着更为古老的Funk Music、Disco Music而不愿意放Eurodance、Italo Dance及其它“老Dance”,因为(在大众眼里)后者不仅“老”,而且比Bounce和Vinahouse还“土到没朋友”。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而与笔者Taylor不同的是,包括你在内的更多电子乐迷是为了感受EDM或者其它相对主流的电音现场而Clubbing,但结果可能同样令你失望——一首(喜欢的)“电音”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你忘记了自己去的其实是一家Hip-Hop Club(电子元素编曲的嘻哈乐、穿插各种其它曲风当然会有,暂不细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Pngtre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事实上,近两三年来,Hip-Hop Club在国内已经是主流夜店里的超级主流了,不管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每个大型夜店品牌都有一堆Hip-Hop Club分店或者主打Hip-Hop的场馆。

图片来自Cambodia Trave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Cambodia Travel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比如北京就存在着N家每天爆满的Hip-Hop Clubs。当然,这似乎不足为奇,因为早在2003年工体区域的一些夜店每日吸引几十万粉丝的网红前往打卡; 而当时诸如Mcc俱乐部等古老的网红社群(指网站而非夜店)的成员们也都天天汇聚在Hip-Hop Club的背景里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样,于“现代”国内的一线城市上海和广州,需要排队1~2小时才能进场的Hip-Hop Club也是屡见不鲜,像极了昨天我们报道的柏林Berghain等海外的Techno Clubs和House Clubs;而据《电子音乐资讯》负责人多次的观察和了解,连电音氛围相对落后的厦门本地都有不下五家、上至十家受欢迎的Hip-Hop Clubs(具体不点名)。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Hip-Hop敢不敢说是电音爱好者的主兴趣呢?不敢。但对于夜店(不是对于电音)而言,如今Hip-Hop Club却无疑是夜店中的主角类型,每个城市都不乏一堆恰钱恰到股东们买跑车的Hip-Hop Clubs,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Hip-Hop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首先乐迷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夜店行业不应等同于电音行业、舞曲行业,它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经济规律发展的独立体系,从供需关系上来看,国内俱乐部是需求创造了供给而非供给创造了需求,所以重点不在于电音爱好者、舞曲爱好者喜欢什么,既然不由电音爱好者、舞曲爱好者决定,酒客、舞客们自然就“带动(这里并不算真正的带动,因为推广作用很小,更多在于消费需求的促生)了夜店主流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说到需求,我们都知道包括Bounce、Vina House、夜店主流Hip-Hop(New Wave Rap、Melodic Rap、Trap Rap、Pop-Rap、口水中文说唱等等)在内都是夜店酒客、舞客喜欢的音乐,虽然它们于线上不一定受Raver们青睐,但放到线下,它们就被夜店舞客所“恩宠”,这是正在发生且非一己能改变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Hip-Hop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进一步深究,这些音乐又是“何其有幸”能获得消费者主力军的“恩宠”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国内几亿网民的推广作用了

图片来自Hmmm Bo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Hmmm Bot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拿Hip-Hop而言,近几年的综艺节目不仅孵化出大量百万粉丝级别的Rapper、更向整个社会科普和推广了“Hip-Hop”,虽然在陈冠希等早期Real Hip-Hop艺人眼中(远古早期连陈冠希这种已经很嘻哈的音乐作者都常被质疑太过流行,现在看起来呢?是不是有点五十步笑百步了?),上述大多数节目充斥着“Fake Hip-Hop”的行为和艺人,但不得不承认,没有综艺节目的推广,Hip-Hop也许还在鲜为人知的“地下”(当然,“地下”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Youtube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一旦Hip-Hop被成千万、上亿的观众所认识、了解,即便跳出电音、舞曲范围,从线上来到线下,放到夜店以及其它的娱乐场所它依然是主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同样,Bounce、Vinahouse成为当下主流风格的原因、线程、发展关系等等也类似Hip-Hop(但二者本质上不相互依附),虽然都属于电子音乐、电子舞曲,但它们并不是(主流)电音爱好者、舞曲爱好者真正喜欢的事物,在娱乐和消费层面,Bounce和Vinahouse依旧也是“商品”,其去留也由酒客、玩客们所决定。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朋友圈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Hip-Hop Club占领夜店市场并非前所未有,上文笔者也提到该现象在某些地区十几年前就已局部风行(只是近两年尤为严重),但因为Yi Qing等原因公司团队尚不便出远门“实地考察”,欢迎各城市的读者朋友们一起交流,你所在的城市Hip-Hop Club和电子音乐Club哪个更多?你认为它更多的原因还有哪些呢?(PS:以上还远远不是Hip-Hop Club成了主流中的全部内容,未来同事Reborn会在《Darkglow 暗芒》额外填坑、小原(Lil-)Atomic也会在《电子负极》写不少嘻哈乐与夜店关系之不限于嘻哈夜店的内容,请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AM/PM 图片版权属于原主

文章版权归电子音乐资讯上属运营公司品牌方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