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6、澄清关于《推背图》的几个问题

<一>《推背图》是古今中外唯一一部成功的预测学著作,没有第二部。这就是它的价值。

<二>《推背图》的作者是初唐李淳风。

<三>已传世诸多版本中,唯金圣评点本为原作,余皆伪本劣作。

<四>岳飞后人岳珂《桯史》所载宋太祖对《推背图》作了改窜,是正史不敢记载的真切事实。改窜的手法用了三种:一是打乱了卦序;二是改撰了《明夷》一象的谶辞,伪辞鄙陋粗俗;三是将《革》与《丰》、《萃》与《咸》的谶颂作了互换。上述作伪手法看似精明隐蔽,实则粗疏拙劣,粗通象数者一眼即可看破。打乱的卦序很容易恢复,调换的谶颂也可依象复原。此为艺林大幸。

<五>《推背图》预言唐后一千八百年中华国运,前一千四百年过去,尚无一落空,且时间节点也大致合符(这尤其令人惊掉下巴);自今往后四百年又将如何,今人后人可拭目以待。最近者,二0二八年前后将有大事,与笔者小贞恰合。

<六>《推背图》,薄薄一本小册,历代帝王畏之如虎,因此久遭官禁。但自中唐至今,民间一直暗中流传不绝(五代時,知识分子几乎家传户诵)。扣上一顶“妖妄”或“封建迷信”的帽子,灭不了它的。虽然只是孤例,但已经出现,也不如放开研究或辩论一下:易六十四卦到底能不能作成一个预测模型?易理的精华到底可不可以构建出一套预测理论系统?人智没有局限,可以胜过天智么?人根据形而上的政治经济学等理论预推人类社会形态的阶段性发展变化,都成功了么?包含着复杂错综易理的、形而下的六十四个卦符,其预测的功能,一定劣于那些虚浮的理论么?有一个事实,迄今是确定的:国际上那些权威精英理论家,以各种理论模型预测中国的发展,都失败了,成为笑柄。

137、《蹇》解补救

《周易》六十四卦,周公择用推法之复杂、之微妙,《蹇》当其一。

前作《周易卦爻辞正训》,训至《蹇》,踌躇旬日仍不得要领,而撰述不能止于此,又以其非正式出版,便率尔操觚了。解文王卦辞无误,解至周公爻辞時,知前注皆谬,而已注亦不敢自是。此后,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成熟,一思,再思,屡疑屡证之后,终于形成定见,故借此补正,以免遗憾于己、遗误于人——

《蹇》六爻之辞诂,须与《解》並,本象综象兼演,方得正解,方能通畅圆融,合作者之意。

《蹇》

综《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蹇》初六:“往蹇,来誉”。

蹇:原义为破,引申为行动不便、陷于困境。

往:有两义:①以震为主象,视艮为震覆,则正震为来震覆为往。②设《解》在左,《蹇》在右,由左至右为来,则《蹇》六爻皆自《解》来,只是倒正而已。

《蹇》大象为坎交大坎,坎为险陷,入于双重险陷动则必蹇。初六属艮,即震覆,又处下位,故言“往蹇”。《蹇》之初六即《解》之上六,上为兑位,兑为誉,故言“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二属艮、艮为臣。二即《解》六五,五为王位,来至《蹇》六二,故称“王臣”。《蹇》六二在初至四所成大坎,即《解》六五在亦在三至上所成大坎,故用复词,言“蹇蹇”。本来是王臣,何以入于重险?“匪躬之故”。躬即身,以震象。《解》六五在正震体,震为出,为出险而显身。而《蹇》六二在震覆之体,又在初至四所成大坎体,坎为隐,合而成反身入险、没身不见之象,即“匪躬”之义。后世将“匪躬”当作君王有难、忠臣忘身救主的形容词,是误会了周公爻辞本意。然而,必须要补说:这个大误会,虽然背离了周公的象法,推法,却合乎后世术家的象法、推法:二、五互为应爻,五为王,二为臣,俱陷坎险,而为臣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前往救主,取象、推演,不为失当。卦象巧合,歪打正着了。

九三:“往蹇,来反”。

“反”:不可诂为“返回”,而是“重复”、“重叠”之义,同“蹇蹇”。

六四:“往蹇,来连。”

“连”:不可诂为“连接”,而是义同“蹇蹇”。

九五:“大蹇,朋来。”

九五尊位,居中得正;又八卦本位,乾坎居五;以此言“大蹇”。“朋”指《解》下坎,居下、不可言大,故仅言“朋来”。亦暗含“蹇蹇”义。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硕”:原义为大头,引申为大。以卦体拟人,初为足,上为头。《解》初六居下,来至《蹇》则居上了,故用“硕”字,实代指大人。视《蹇》上六在半震体,震为大人,用象与《解》上六“公”象同。三至上为坎离交合之体,离为目,故言“利见大人”。

※ 这一卦,二三四五上之小象传辞,全都偏离了爻辞原义,不可据以解经。

这一卦,六爻之辞,词简而义繁,意浅而蕴深,不咀嚼则难知味。

138、大人

大人之象,文王取乾,而周公多取震。

大人立义,论德不论位。

爻辞中,公或大人形象,崖岸高峻、气象森凛、深心莫测。

139、微妙爻位:四

《系辞》言“四多惧”。其实,不止于多惧。

《周易》六十四卦,一卦六爻。六爻之位,惟四最尴尬,周公多不与善辞。何以如此?盖因象而起——

四为巽位,巽象不果。不果则人疑、疑人。离在上,五阴四阳,有凌五之嫌;坎在上,五阳四阴,则有疑忌之辱。卧榻之侧,伴虎而眠,不惧才怪。

盖有作者私心存焉。

当然,此为特定情况,不可作为通例,概括其余。因为,上所举例,只是周公一人的推法,易术不尽于此。须知,易占時,四之吉凶悔吝,要看其与他爻结合所形成的复象、大象,即易象,而后才可断其吉凶。若不懂这一点,就要死于周公言语之下了。学周公,敬周公,尊周公,但更要尊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