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三经第八山为昆仑丘,经文内容如下: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杅。是多怪鸟兽。

在本节文字中,就昆仑丘的地理位置经文至少揭示了如下关键特征:

(1) 昆仑丘是西次三经这条路线上的第八座山;

(2) 昆仑丘位于槐江山西南400里处;

(3) 河水、赤水、洋水、黑水从昆仑丘或其所在区域发源或经过。

在山海经研究中,昆仑丘的位置是一个最富争议性的话题,说法也较多,但是在五臧山经中,昆仑丘的位置是交待得非常清楚的。五臧山经是山海经中最具系统性的部分,其记述文字约占整部山海经三分之二的内容,因此无论从系统性还是从内容比重上看,五臧山经部分都应该是山海经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如果认可山海经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地理空间;如果认可西次三经位于这个地理空间的西部;如果认可经文中所述“河水”就是当今的黄河,那么这些所谓争议是不应该存在的:

(1) 黄河的源头在现在看来已是非常清楚和明白;

(2) 以“河水”或“河”代称黄河是中国文化传承中客观存在的一个历史脉络;

(3) 黄河现在的源头位于中国西部已不存在争议,这个证据足以说明经文“河水出焉”指的究竟是“发源”还“流经”。

定位昆仑丘的地理位置,如果上述这些关键信息都可以避而不谈或者将其否定,只能说明研究者要么不尊重原著,要么其定位昆仑丘位置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研究山海经这部书。

对应于本节经文记载,在当今卫星地图上自上节确定的都兰县与曲麻莱县交界处的乌兰乌拉山向西南约100公里(400里)可见雅拉达泽山,主峰雅拉达泽海拔5214,是其所处区域的最高峰,雅拉达泽山是黄河源头支流约古宗列曲的源头,与经文“河水出焉”的记录是一致的(图7.1)。当然现在也存不赞同雅拉达泽山是黄河源头的观点,理由是黄河源头实际所处的小山头与主峰雅拉达泽之间有沟谷分隔,正是这个高百米左右的小山头成了黄河和格尔木河的分水岭,所以主峰雅拉达泽当属于格尔木河流域,但这样精准地定义黄河源头似乎对古人的要求过于苛刻,退一步说这个小山头也当属雅拉达泽支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拉达泽山一带地形情况极其复杂,是黄河、长江和格尔木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西部、北部发育的溪流北流为格涌曲,与一路东行的霍兰郭勒河汇合后以180度的角度向西转行为舒尔干河,形成格尔木河上游支流;东部发育的约古宗列曲、卡日曲为黄河源头两大重要支流;西部发育溪流向西南注入昂日曲最后汇入通天河,形成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从现状雅拉达泽周边河流分布状况来看,经文所述河水应该就是约古宗列曲;黑水可能是格涌曲和舒尔干河,其大部分河道为稷泽这个堰塞湖所取代;洋水可能是西南注入昂日曲的溪流,该溪流流程约23公里,在注入昂日曲区域是大片戈壁裸地,被水流侵蚀出条条沟痕,沟痕间凸起部分又似条条肋骨,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丑涂。又昂日曲上游河段流经区域也为成片戈壁裸地,侵蚀地貌犬牙交错,当地名之“错池牙陇”似颇有深意,该河段称之为“丑涂之水”或也未尝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水又是山海经中多次提到的一条神秘河流,从字面理解应是因其水色“赤”而得名,因而现今国内也不乏“赤水”之名,又赤水似与上古赤帝(炎帝)一族颇有奥源,因此又注入了浓厚的历史人文色彩。在五臧山经中,赤水依次在南次二经、西次一经、西次二经和西次三经出现,在西次三经(本节)中交待了其发源地,即昆仑丘“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其他均以受纳水体的角色出现,即:

(1) 西次一经黄山(第十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2) 西次二经鸟危山(第八山)“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及皇人山(第十四山)“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3) 南次二经柜山(第一山)“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

从上面的记录来看,在山海经所描绘的地理空间中,赤水的纵横地域也是非常广阔的,先后贯穿了西部和南部区域,加之昆仑丘一节言明这条水在东南注入一片叫“氾天之水”的水域,如果经文这里所述的“东南”指的是山海经整个地理空间的东南部,而昆仑丘在西北,则此水必是仅次于河水对山海经整个地理格局起重要分割控制作用的河流,也唯有如此才能承载赤帝一族在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西山经总体由东向西叙述,南山经总体由西向东叙述,因此昆仑丘、鸟危山大约位于西部中央一线,皇人山、黄山大约位于西部偏西,而南次二经的柜山也处南部西端,据此可以尝试着描绘一下赤水在山海经整个地理空间中的大致流向:自西北中部昆仑丘发源,西南流至皇人山以西承纳自东注入的皇水、鸟危水,再一路南行至黄山以西接纳自东注入的盼水,进入南部区域后在柜山西南接纳自东北注入的英水,此后才向东南奔赴位于地理空间东南部的氾天之水(图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赤水在山海经所构造的地理空间中其纵横不可谓不广矣!然而如此大河,如今何在?又或许赤水仅仅是古人对局部地区的描述给今人在理解上造成的一种放大效应,若如此西次一经、西次二经及南次二经所出现的赤水就未必是昆仑丘所述之赤水,便又是同名之水了,然而研究古经,总不该一遇到疑难不决之处就避重就轻、臆断敷衍,这是对古人之大不敬。所以笔者有时就想,是否山海经成书之后,中国大地有何大事发生,以至于山河重铸,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以现今人类对大地构造板块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认识,形成大面积山河重铸的事件必定是发生过的,但要说其发生或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出现在山海经成书之后,这似乎又有些匪夷所思,而来自青藏高原羌塘地区的一些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又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一些线索,在此暂且不提,后文若有必要再行系统阐述。

如果中国版图上确实曾经存在过一条发源于雅拉达泽一带、自西北至东南贯穿整个地理空间的大河,那么它的流域必然与现在的金沙江、红河、珠江水系有所重叠,因为就大尺度地理空间而言,东南流向最为接近雅拉达泽的大河除黄河水系外就是长江上游最大支流金沙江水系,而南部区域除长江水系外就是珠江和红河水系,更为有意思的是,红河与赤水本就同义,珠江源头支流南盘江与北盘江在广西境内汇合后也叫红水河。再看金沙江与红河、珠江两大水系地理位置的关系,金沙江自出雅拉达泽以南巴颜克拉山南麓后一路东南而行,进入云南境内在大理剑川县北部石鼓镇因玉龙雪山、苍山山脉的阻拦以近180°的转弯调头北上,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湾”,而与“长江第一湾”隔洱海南北相望的正是红河的发源地大理弥渡、巍山一带,而且在金沙江绕过玉龙雪山再度南下后更是一度逼近洱海边缘;此后的金沙江在云贵高原的阻拦下一路东行,至攀枝花转而南下,与发源于乌蒙山的珠江源头支流南盘江又有了一个共同的分水岭——昆明盆地,环绕昆明盆地的众多山峰是红河、珠江和金沙江三条水系的重要分水岭,金沙江、红河、珠江在云贵高原这种若即若离的走向分布,让人不得不遐想在地球的某个历史时期,如果它们之间的某些关键阻隔尚未形成或隆起,它们或许真会是一条贯通中国西北至东南的大河——赤水(图7.4),若如此,山海经中的“氾天之水”该是珠江入海口一带了,再不济也该是越南境内的红河入海口,也难怪云贵一带的苗族同胞一直坚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人,而蚩尤不正是赤帝一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仍然回到本系列文章赖以展开的卫星地图上,仅就西次三经而言,观雅拉达泽周边河流分布,与经文描述的赤水相吻合的河流还是存在的,那就是黄河源头两大支流之一的卡日曲(图7.5)。

卡日曲在雅拉达泽东南角发育之后,大致也是东南走向收集两岸涧流,在与约古宗列曲汇合之前,于雅拉达泽东南形成了一大片西南至东北长约2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3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泛流滩地,此后主河道才以一个较大幅度绕过拦截的山体汇入约古宗列曲。更为重要的是卡日曲本身就是一条赤水,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因水流经第三纪红色盆地内的玛涌红土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借助当代卫星地图的三维效果来看看这座神秘大山——昆仑丘的真面目(图7.6)。雅拉达泽山实际上是由多条近乎平行的山脉组成的一个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川”字型山脉带,山脉侵蚀切割严重,但明显可辨认的有五条,主峰雅拉达泽峰南北两侧各两条,形成对主峰山脉的拱卫态势,山脉间构造完整的窄条形谷地对山脉起到明显的分割控制作用。由于沟谷发育密集,雅拉达泽主峰所在山脉被格涌曲的两条主要支流分割为西、中、东三段(图7.7),东段仅可见微弱余脉,中段为主峰所在,几乎被格涌曲上游支流严密包裹,因此大荒西经说昆仑丘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就是现在来看也还是有迹可循的;而“川”字型山脉南部明显的红褐色条形谷地,无疑就是“深三百仞”的昆仑南渊了(海内西经),当地称之为 “雅日松色窝”,事实上,这条红褐色的窄条谷地最西端自错卡巴组尔多湖起像一支利箭直插卡日曲河谷,与卡日曲河谷相接后一路直抵卡日曲东端所谓“氾天之水”,足有150余公里之长;受南北各两条山脉所拱卫的雅拉达泽主脉,自南看三重、自北看三重,故《尔雅·释丘》言“三成为昆仑丘。”可见,雅拉达泽之为昆仑丘,可谓实至而名归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