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赵培智 张宏芳 杨俊芳

2021年9月21日,著名艺术家赵培智先生来大同市美术馆,观看“时代肖像”忻东旺艺术作品展。

赵培智是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获得者,忻东旺是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在大同市美术馆,两位金奖获得者开始了一场隔空的艺术“对话”。全国美展五年一次,是全国最具权威、级别最高的全国性美术大展,获金奖的分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今天让我们循着两位顶级艺术家的隔空“对话”,一起走进艺术的精神家园。

探“旺”大同美术馆第二期

探“旺”大同美术馆第二期

时间:2021年9月21日下午2:30-4:30

地点:大同美术馆“忻东旺时代肖像”展厅

艺术家:赵培智

导览:张宏芳

学术解读:杨俊芳

忻东旺(1963 -201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油画《早点》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作品《来自高原的祈福——5·19国家记忆》。获奖画家赵培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1971年生。

2021年9月21日,大同美术馆忻东旺时代肖像作品展厅内,赵培智老师正驻足于忻东旺作品《少年》前,双手环抱,若有所思。

忻东旺作品《少年》

这幅创作于2012年,油画材料与丙烯材料并用的作品,是忻东旺从油画颜料到用丙烯画的风水岭,画面上两个十六七的青少年来自于忻东旺家乡县城一所职业中学。

忻东旺在创作笔记中写道:

家乡县城职业中学的孩子,几乎是濒临“青春抢险”工程,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差劲生”,大多数孩子都是来不及成长就被激烈的竞争淘汰下来。本来社会也需要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但其背后的潜台词还是低人一等的观念。学生们也没有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方向,所以一些人总有不求上进的心理,懵懵懂懂中就归结了自己的命运。这两位穿着时尚的小伙子似乎在无奈中也焕发出不甘,这是多少无辜的青春所遭遇的寒冬,他们要想赢得夏日的阳光,必须要具有顽强的意志。

忻东旺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家,不论他画哪个个体所代表的群体,都折射出一种人类命运的深层关怀。但他从不表达绝望,在他为懵懂少年的“无奈青春遭遇寒冬”悲悯的同时,依然给这个群体以救命的稻草,那就是“要想赢得夏日的阳光,必须具有顽强的心志”。忻东旺就是那个在寒冬里用顽强的心志寻找到夏日阳光的少年。

作品在材料和技法的表达上有所突破,穿黑衣服的少年用的是油画材料,黄头发少年用的是丙烯材料,对象轮廓的表现在技法上采用了中国古代壁画中的色线勾勒。从这幅作品之后,忻东旺大量采用丙烯来作画。

赵培智老师仔细端详着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以及画面的整体节奏和气息,不由得赞叹:忻东旺绝对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案研究价值的艺术家,他是画家中的天才画家他对对象的解读、表现以及技法的运用都是非常独特的,有鲜明的辨识度。评论一个艺术家或一幅作品的好坏,要从多个方面去考量,包括个人化的表现语言,作品风格的辨识度,以及画面的感染力,这是很需要智慧和天赋的,要有很好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素养,要有慧根,还得有胆量,忻东旺都具备,这是非常难得的。

赵培智老师走走停停,在不同的作品前进行着与忻东旺的隔空对话。不论是作品《龙脉》,还是大型肖像《庄严》《朝阳》,赵培智老师都给予很大的肯定乃至深深的敬意。

忻东旺作品《庄严》

赵培智:东旺的驾驭能力真的很强。是一个有智慧的画家。画画是需要慧根的。东旺用大体量的画面画了两个普通人,不论是《庄严》中的保安,还是《朝阳》里的年轻人,画得如同伟人,但又充满个体的性格和群体的关照。这是画家有意为之,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技法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和建树,不但继承借鉴了欧洲古典油画的特点,也继承发扬了东方绘画的特点,在色彩、衣纹、造型和结构上都处理的得当又充满个性化的语言。这么大的肖像,写生来画,内部的构造要立得住,色彩的节奏还不能单一,实际上他是既有写实又有表现,艺术不同于文学,它是要通过图像来表达感受和认知,内容和主题以及表现语言的契合,还要有艺术表现语言与精神的高度契合,这是非常难得。画画的人都知道这有多么难以攀登和驾驭,但东旺做到了。忻东旺是精神的超度者,他是用“相”来图解精神的,所以他的作品堪称“神品”。

▼▼ 赵培智油画肖像作品 ▼▼

能拿全国美展金奖的五年就那么一两个,忻东旺和赵培智是十年磨一剑中的佼佼者。两位顶级艺术家在艺术的塔尖上惺惺相惜。

正如张宏芳老师所说:“从艺术来说,赵老师比我更懂得东旺,那是更深一层深入探寻和浸润其中的所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定有高于日常情感的幸福、快然以及神圣。”

赵培智和忻东旺两位艺术家都是充满民族气质的灵魂摆渡者。赵培智老师的作品简练、沉着,从早期的民族魂到今天的简约风,一直在精神的层面和艺术语言的寻找中锤炼自己,在人类灵魂的图谱里游牧。他用作品践行着“艺术的无国度”,用作品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艺术家的担当和情怀为国家留住记忆。赵培智老师的画辽阔,粗犷、简约、高级。 涂鸦般的简洁、干净而纯粹,艺术作品允许观者不同的解读,这正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赵培智老师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精神的远行,在思想的辽阔里生息或者沉默。铺天盖地的风和高大的牦牛在高原之巅幻化成一曲生命的交响,火红的脸膛和闪亮的眼,犹如炙热的火焰山和天山之巅的雪,那是一个安放灵魂的辽阔之地。赵培智老师用画笔勾勒出天山一角,镶嵌在国家的记忆里,让它充满时代的回响。

如果说忻东旺的画是抵达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通道,那么赵培智的画就是抵达天空的翅膀。那是一对无形的翅膀,让精神成为自由的放牧者,在每一场天山的风沙中都能找到灵魂的安放处。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让人的灵魂和思想可以突破身体的禁锢,在天地间呈现不同的维度、时空和意象。从天山之南到北国之北,赵培智和忻东旺像两只有着同样信仰却不同风格的天空之鹰,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收获着别样秋天。从个人到群体,从民族到国家,从传统到当代,不论是忻东旺的时代表情,还是赵培智的天空之眼,与艺术相拥,我们都在一起。

[作者:杨俊芳,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著有《大同佛教造像研究》《此城》《五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