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人应该想不到,量化私募巨头们的下一个“黑天鹅”传说,竟然会从停电开始。

随着日前国内部分地区的限电通知次第发布,头部量化机构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网络段子”的主角。

“量化机构的超级计算机将每周开二停五,可能影响部分策略运作。”

“量化投资的最大弱点是限电!”

这类不知从何处传出的消息,在近几日市场内越传越盛。虽然没有给出任何依据,但极强的故事性依旧使得它在行业内传播甚广。

那些篮球场般大小的超级计算机项目究竟会否受影响?

超算在量化巨头们的投资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作用?

超算项目“开二停五”?

上述“传闻”的逻辑上似乎也并不“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传闻”的逻辑上似乎也并不“违和”。

去年以来,多家量化龙头机构都宣称已经开始推进自己的超级计算项目(比如下图的幻方量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项目投资动辄以千万甚至亿元计,性能优越,功耗也不低。此次各地的“合理规划用电”是否会影响到这些项目的运行呢?

而这些项目的运行一旦受影响,是否又会影响量化私募巨头的策略的实施呢?

超算属于“打辅助”

首先,解释一个关键的问题:超级计算机在量化策略运行中起什么作用?

来自业内的解读是,超级计算机可以大幅提高部分复杂的量化策略的计算速度,

但超级计算并不是量化策略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环节。

某种程度上,它很类似于游戏中的“辅助”角色。

众所周知,部分量化策略在运行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尤其是面对全市场如此多的股票、期货品种时,计算量更加庞大。

加之如今量化头部机构大量使用AI人工智能的算法来帮助构建投资组合,这更加增加了计算量。

而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可以缩短这些策略的计算周期,或者增加原有策略的覆盖品种范围,提高交易频率,潜在的增加盈利可能。

但超算并不是必须的,通过人工的干预,量化机构有大量的方法来降低算力需求,而且计算“降维”后,未必一定会影响收益率。

一些业内观点还认为,超级计算机对于高频量化策略有较明显帮助,但如果是中低频策略,则很难受到冲击。

未见有量化交易受影响

此外,来自渠道和行业的信息显示,目前不少500亿规模以上的量化私募巨头都证实,没有发现限电影响到量化投资。

另外,还有机构渠道表示,量化私募机构并非都是自办机房,不少机构的数据处理有两个机房:一个是自设的设备机房,一个是在券商的托管机房。

两者的数据处理复杂度和能力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已有互为备份,即便一个受到停电影响,另一个可以照常运行。

尤其是有高频交易的大型量化私募机构而言,安排两个机房的不少,虽然这导致了比较高的支出费用,比如托管费用、机柜租金、行情专线费用等。但确实有较高的稳定性。

当然,由于近年跃升上百亿乃至500亿的头部量化机构众多,它们的机房是否都能回避影响,尚待一一考证。

应早作预案

当然,本轮停电的传闻,恰好给量化私募机构们“敲”了一个“警钟”。

作为更加依赖算法和计算机算力的投资机构,量化机构的日常设备的稳定性,在系统建设、数据灾备、乃至多点机房上的安排,恐都应早早提上日程。

计算机系统本身有一定的出错概率,即便没有限电等因素,也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类似“黑天鹅”因素“飞过”。

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永远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