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双减并不难

做到双减并不难

学生学业压力大,家长在教育上经济压力大,这是这些年一直讨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件事。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家长在教育上的支出过高的问题,双减政策应运而生。随着各地双减政策的细则落地,双减后的效果也有初步显现。

和以往的减负不同的是,以前的减负主要强调的还是校内减负,但是实行了这么多年,发现减负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资本和家长的需求下,校外培训又开始兴起,这就导致了校内减,校外增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的就是校内校外一起减。首先,要求校内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其次,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双减后,学科类的培训可以说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随着大量机构的撤场,家长在培训上的经济压力和学业压力肯定会有所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的几个月,双减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不少家长表示确实学校作业少了,因为时间原因,学科类的校外培训也停了,可见,双减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也就是说,要想做到双减,其实并不难。双减减掉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说实话,最难减的还是家长的焦虑。

双减后为什么不少家长对教育依然焦虑

双减后为什么不少家长对教育依然焦虑

以前有不少人认为目前教育上的焦虑都是校外培训机构带来的,没有了校外机构,家长自然就不焦虑了。这句话我并不赞成,校外机构贩卖焦虑,增加了家长焦虑倒是真,但绝对不是家长焦虑的根源。

造成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不只有校外培训,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 竞争加剧,就业并不容易,使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

家长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说到底还是整个社会竞争加剧,就业不容易带来的,用人单位对学历技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家长自己是能亲身感受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当然是对减负抱着观望态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认同应试教育的家长也不少

要说在学习上谁吃得苦多,只怕现在的家长都是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的,谁也不轻松。刷题也好,早晚自习也罢,甚至学校利用寒暑假集体补课的事很多家长就经历过。

正是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潜意识里面是认同应试教育。加之双减后,应试的选拔模式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选拔模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家长对于减负当然是半信半疑,大多还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竞争的加剧,应试选拔未变的情况下,估计没有几个家长完全相信减负。

让家长对减负充满信心才是关键

让家长对减负充满信心才是关键

校内减负也好,还是校外减负也罢,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如果家长不配合的话,不管减负政策增加到多少条,都有可能执行不下去。校外学科类培训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把教育的主体还给了学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校发挥出教育主体地位,满足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现在家长在对教育的焦虑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行。如何保障就业、以及如何缩小各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家长对减负是没有信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双减政策推行下去并不难,要让家长对减负充满信心才是比较难的一件事。这也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