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则天,不少人应该听说过她出生时的传闻。《旧唐书·列传第四百四十一》中写道:“则天初在襁褓,天纲来至第中,谓其母曰:‘唯夫人骨法,必生贵子。’乃召诸子,令天纲相之。……惊曰:‘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更转侧视之,又惊曰:‘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有一位算命先生准确地预言了武则天日后称帝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算命一说,现在看来无科学依据,此事真伪也有待考证。不过历朝历代确实曾出过不少神算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姬昌可以说是卜卦界的鼻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也是算命高手,而给武则天算命的那一位是出了名的神算子袁天罡。

袁天罡生于隋文帝时期。幼时他孤苦伶仃,家徒四壁,其勤学苦练,尤其精通相术。大业元年(605年)的时候,他因给杜淹、王珪和韦挺算命得中而声名大噪,而他也赶上了科举,考到四川做官。十多年后,有位名叫窦轨的青年,听说了他算命的名声,于是找到他询问自己的官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业末年(618年)袁天罡第一次见到他时,被他面相所惊,此人额头拱立如伏犀状,下巴圆润,明显是权势富贵之相,著名的隋文帝杨坚头上生有鼓包,也是同理。伏犀形状的额头传说是古时人们所称的富贵相,不过在今天看来大概长相会比较奇怪。袁天罡算到他会在梁、益两地发家。这个算法确实比较传神,因为隋炀帝时期处于乱世,他能够在民不聊生的时候准确的算出一个人的富贵相,可见不是恭维之语。

待到同年几个月后,窦轨就被任命为益州行台仆射,这是个地方的武官,掌管一方兵权,确实是有权有势。这时袁天罡又过来告诉他,他的眼中、面相上附带有赤光,为杀戮之兆,终将为他自己招致祸患。结果在武德九年(626年),他就因为杀戮太重被贬了。窦轨垂头丧气地找到他,问他今后自己是否有升迁机会,这次袁天罡又言中了,他之后据袁天罡言而复升为益州都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事迹传到了建国后的唐太宗耳朵中,唐太宗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将他招到宫里专门看相观星。除了窦轨以外,他还为岑文本、张行成、马周等看过相,全都说中了。袁天罡入朝后,在朝堂上也遇到了志向相合的好友李淳风(也有传李淳风为袁天罡之徒),算命史上出名的《推背图》就是由这两位一起编著的。

除了看相,其实袁天罡还有说文解字之能,他能够根据一个人对文字的理解而推算出此人的性格、命运走向,十分传神。比如“王”字法就是他创建的,将“王”减少一画,变成土、工、干、三四个字,从所变的新字可得出此人的性格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此人最先想到“土”字,那么他的性格趋向于忠厚、富有生机、稳扎稳打。“土”字比之“王”少了上面的横,也就打开了空间,如同阳光本来被遮挡,后来又重现,植物生长于土中,得阳光而富有生机;且土字少上一横,说明此人更看重中下层,中下层可以比作房子的地基,地基筑牢,房子也会更结实。

如果此人最先想到的是“工”,那么说明此人是守规徇矩、坚守本心之人,这类人最注重的是代表规矩的上下两横,两条横将中间的竖框在里面,竖不能够动,便会在中心处永远不偏不斜。这样的人更喜欢用规矩来约束自我,以达到自省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此人最先想到的是“干”字,那么意味着他是无拘无束、自由拼搏之人。“干”与“土”相对,“干”下面横去掉,意味着植物从土中挣脱而出,探求新的世界和新的道理。这类人追求自由,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不惧未知。

如果此人最先想到的是“三”,那么说明这个人是追求圆满、喜欢冒险之人。三条横其实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的信念和追求,如果此人将竖拿掉,说明他并不想牺牲其中一种信念来保全另外两种,因此甘愿冒险来保持所有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此方法也仅仅只是戏言,毕竟推算一说,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无根据,只是人们对于理想的美好念想。有了这些念想,也不失为一种人生中的助力。袁天罡所在的封建时代,人们对于算命之法是比较推崇的,到如今我们的年代,有比天命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比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