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从爱读书与否拉开,2018年香港13岁的女孩儿,被评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CEO”,这位名叫叶礽僖的中学生开发了一款,用于全国各地的孩子学习交流的APP。这款APP超过4万下载量,用户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包括BBC在内的多家媒体都采访过她,美国奇点大学、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等曾邀请叶礽僖去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礽僖的成功完全因为她的爱好“阅读和辩论”,阅读贯穿在她生活的每一个间隙,地铁上、开会去的路上。叶礽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8点到13点都要读书,她阅读书籍内容涉及政治、商业、小说、哲学、管理等等类型广泛,平均每周她能读完20本书,阅读量惊人。

叶礽僖在阅读中找到了创业灵感,读到美国的企业家白手起家,激发了她的斗志,最终取得成功。当同龄人还在无知懵懂的时候,这位女孩儿却早已得益于爱阅读,已经提早启航,闪闪发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是成长路上最接近成功的路,然而很多孩子却不喜欢读书。排斥是他们的本能,很多时候责任在父母,在引导孩子阅读时进入了误区

01、从小没有建立阅读氛围

很多孩子看电视看手机不用提醒都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喊停都停不下来,而读书不论怎么督促就是不配合。如果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小学再去督促显然没那么容易。从小他生活的环境,就是电视每天开着,或者陪着大人看,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看,并且没有时间的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没有创造阅读氛围,他也不会爱上阅读。首先有爱读书的父母,家里有存书,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不自觉也会爱上阅读。多带他去图书馆,让他自主选择喜欢的书,还可以找机会和他讨论他所读的读物,创造氛围、激发兴趣很重要。

02、亲子阅读误区

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读孩子听就是亲子阅读,父母讲故事,这个过程孩子被动听,没有参与感,自然不会积极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阅读过程中,用手指着字句和语言对应,让孩子明白阅读是怎么回事儿。鼓励他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读,或者大人逐句教给他读,让孩子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参与,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就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

03、让孩子自己看书

父母认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只需给他买书,他自己看就可以了。很难有孩子能专心致志看下去,再者,一味地看文字,如果超出理解范围的词句,他不懂,就失去了阅读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陪孩子读书,中间有解释,有互动,有讨论,遇到孩子不解的问题,通过父母的回答,让他增加知识加深理解,也增加求知欲。

04、图画书幼稚不是阅读

很多家长认为,阅读图画书是幼儿园之前的范围,一旦上了小学再看图画书不免有些幼稚。其实不然,图文并茂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图片对应文字,简单易理解,形象有趣,都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即使孩子完全具备了读单纯文字书籍的能力,也不能忽视图画书的作用。

05、早期认字就是阅读

有的父母孩子会说话,就买一些认字卡片,认字书,孩子认得字已经很多了,认为在幼儿期认字书也是阅读。认字书只是单纯地把某一个或几个字拿出来,让孩子记住,即使认了很多字,未必会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是把字作为工具,还要动用脑子思考、理解,阅读可以激发孩子认字兴趣,也能让激起他的求知欲,更喜欢读书。因为通过读书他可以认识之前不会的字,享受这种成就感

06、阅读上学后自然就会

有一些父母认为,年龄太小,认字量有限,给孩子一本书去读,不现实,所以不用刻意培养阅读习惯,上学了他自然就会读。

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孩子在小时候很敏感,记忆力很灵活,如果注意开发使用,就会成为第一个得力助手

阅读可以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培养越早越有利,如果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让他自然而然爱上阅读机率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是受益终生的一件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饱读诗书,出口成章,也希望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拓宽思维,带动学习影响生活。

碎碎念:

很多父母想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然而好动活波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静下心去读书,并且坚持下去,是一件有挑战难度的事。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避开误区,正向引导,让孩子爱上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