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981回:番汉合时掌中珠典,科兹洛夫死城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微一信: Huang_Jumbo 或Jumboheritagelist )。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湮没约八百年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原件终于重见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等洋盗贼涌入黑水城,他们掠夺的文物向世界解开了西夏国的神秘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学西夏史,为何得上俄邦耄、学俄文?皆因一俄邦耄人盗掘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之屈辱:关于西夏的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几乎全数被俄邦耄占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内蒙古境内的戈壁荒漠中,有一座古城遗址。这里埋藏着到现在都无法统计的宝藏,然而打破这里一片平静的,是一位来自外国的盗墓贼。对!没错,就是《鬼吹灯》里的那座黑水城,藏宝无数,机关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水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用关口,也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草原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历经700余年,至今黑水城仍是古丝绸之路上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元朝末年,徐达在这里同蒙古大军进行了一场血战,黑水城也在这场战争中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里的居民逐渐迁离了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气候、水源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座辉煌了近千年的黑水城,成为了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以此同时,无数的金银财宝也随黑水城静静的埋藏在黄沙之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初,国外一些的盗墓贼觊觎我国几千年国宝,趁着民间国军阀混战,打着考古的幌子,纷纷而至。他们疯狂的盗挖我国国宝,能盗走的全部盗走,不能盗走的就全部损毁,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俄国盗墓贼——科兹洛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8年俄邦耄人科兹洛夫顺利找到了哈日浩特遗址,其后几年,他从古城中盗走大量珍贵文物,一直到目前,由于掌握着这一批我国文物,俄国在研究我国西夏历史方面仍占一定的优势。 西夏文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一笔宝贵财富,它是仿照汉文篆字创造的一种记录党项语的文学。西夏灭亡,西夏文也就成了无人知晓的死文字。在科兹洛夫发现西夏字文书之前,我国学者对西夏文所知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日浩特古城遗址中发现的文书,不仅提供了研究西夏社会晸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特别是给识读西夏文提供了重要线索。在哈日浩特古城中发现的西夏文字典、文字有许多种,特别是古勒茂才所著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用西夏文给汉字注音、释义,又用汉字对西夏文注音,既是汉族人学习西夏文的工具,也是西夏人学习汉文的重要工具。从此,对西夏历史的研究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所窃取的这些古物和文字书等,在1909年秋运到彼得堡后,立即轰动了世界。1910年,这些文物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文字资料被送交俄国科学院亚洲博物馆,1930年此馆改名为俄耄东方学研究所,1960年又改名为亚洲研究所。另一部分其他各种文物,被送交俄邦耄博物馆,现仍藏在俄邦耄国立爱密塔什博物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90年,即西夏乾佑庚戌二十一年,党项人骨勒茂才完成了西夏的第一部西夏文中文双语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成为考古学家翻译西夏文的依据。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党项人骨勒茂才编﹐刊于西夏仁宗乾佑二十一年(1190)。1909年在我国黑水城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刻本﹐蝴蝶装﹐共三十七页。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谓“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表明编纂目的是为了便于番(党项)﹑汉相互学习对方语言。书中每一词语都并列四项﹐中间两项分别是西夏文和汉译文﹐右边靠西夏文的汉字为西夏文注音﹐左边靠汉译文的西夏文为汉字注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9年俄国柯兹洛夫从黑水取走的《掌中珠》,原件现藏俄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冽宁格勒分所。一九一二年,罗振玉在日本会见当时的彼得堡大学教授伊凤阁,得见《掌中珠》一页,深知该书的重大学术价值,次年即向伊凤阁借得《掌中珠》九页,付诸影印,始在学术界流传,但尚不过全书的四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九二二年,伊凤阁到天津,罗氏又借得全书照片,即命其子罗福成校理抄写,一九二四年由贻安堂经籍铺作为《绝域方言集》第一种刊行于世,这便是后来流通较广的罗抄本。数十年来,由于俄耄方面一直未将《掌中珠》全部原件发表,后人的研究就不得不以罗抄本为据,学者每以不见全豹为憾。七十年代末,美国学者陆宽田访苏,在冽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摄得《掌中珠》全部,归国后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一九八二年以《合时掌中珠》为书名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刊布,书后附有《掌中珠》全部原件影照,陆宽田将其分为A本和B本。至此,湮没约八百年的《掌中珠》原件终于重见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首有藏印为章巽先生旧藏(章巽(1914至1994)字丹枫,浙江金华人,1948年5月到复旦。历史系教授。1942年《近百年来中囯之发展趋势》暑张丹枫、三十年代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留学于美国纽约大学。回国后历任《大公报》《国闻周报》中华书局编辑、《新中华》主编以及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历史系教授。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职、为历史地理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哈拉浩特西面走近该城,将会被距城堡的南角不远处的一座大的建筑所吸引,这个建筑有一个结实粗壮的圆形尖顶,因此,给人们的印象与伊斯兰教用来祈祷的清真寺并无二致。几分钟后,我们已经通过西门进入了这座死亡之城的内部。

这西大门与建在东边城墙上的大门呈斜线相对。我们进西门后碰到了一个正方形的荒废场地,这个正方形场地的边长约有333米,场地里有不少或高或低、或宽或窄的废弃建筑物,建筑物四周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其中包括一个陶器碎片大堆。到处都是塔,寺庙的数量也不在之下。寺庙是用沉重的经过充分煅烧的砖砌成的。我们不由得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迷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定远营度过的,这儿有各种各样的工作需要我来做。但我的内心深处却十分牵挂着贺兰山,很想早一点进入这座美丽的山。” “在我们沿着和滕郭勒峡谷攀登贺兰山途中路过一座山峰时,在那里度过的一段时间是让我感觉最为惬意、美妙的时光。山的两边是像波浪一样延伸的长丘,它们被薄雾轻笼,一直伸向远方;山的西部是无边无际的沙漠,东边则是黄河那闪着银光的‘水带’。而我当时是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科兹洛夫《死城之旅

科兹洛夫从黑城盗掘的文献有举世闻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达八千余种,还有大量的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书籍和经卷,以及陶器、铁器、织品、雕塑品和绘画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文献数量很大,版本大都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甚至于和西夏王朝同时的宋、辽、金王朝,还有元朝历史的“无价之宝”,据说,俄邦耄有关学者整整花了半个世纪才提出了这批文献的完整目录,由此可以看出这批文献数量之浩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这个与考古、历史的边缘人物,作为所谓的“探险家”硬生生的把西夏的历史“凿出了一个洞”,而他本人也因为劫掠了足够多的西夏文物和文献被晋升为上校!还应邀到夏宫为沙皇讲述考察探险的全过程以及在途中搜集到的“宝贝”,就连英国和意大利也横插一脚,两国的地理学会分别授予了科兹洛夫金质奖章,法国学术院也给予了他相当高的荣誉。可谓是“一将功成”,而促成他而今这般成就的,竟是黑水城中的万千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的发掘震惊世界,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直接揭开了西夏历史的面纱,在这一刻,西夏学学科形成,人们开始将视线转向这段被覆盖的历史,但是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一直以来俄邦耄对于西夏的研究仅仅是冰山一角。另一方面,俄邦耄之外的以我国为主的其他国家,由于受到俄邦耄公开材料较少的限制,对西夏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存在相当大的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著名的考古家,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与友人去清应寺游玩,随后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震惊天下的秘密。

这个考古家就是张澍,他同时也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很广泛,为学术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深远。比如,鲁迅先生的辑佚工作便是受到张澍的影响。当时,张澍在清应寺中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一面是汉文,而另一面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字。张澍绞尽脑汁也找不到有关这种文字的记载,直到在题款处发现“天佑民安”的字眼,才最终确定,它便是消失已久的西夏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夏自从被蒙古灭亡以后,仿佛一夜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人说是被沙漠所掩埋,然而,西夏究竟是怎么消失的,我们已无处考究。而张澍的发现,则为这段尘封的历史的重现揭开了序幕。

科兹洛夫,俄国的探险家、考古家,他与许多大人物一起长眠于圣彼得堡的公墓里。然而,对于我国来说,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文物大盗。20世纪初,清朝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列强们以为中华已经唾手可得,可他们没想到:清廷虽然败得一塌糊涂,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永不磨灭。于是,列强纷纷以考察研究为名,掠夺了我国大量珍稀文物。而科兹洛夫,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澍的发现在西方引起巨大的反响,各国相继派遣探险队去寻找这个失落的文明,却一直进展缓慢。俄国虽然进军稍晚,却后来居上,率先找到这个失落的文明。

1907年,科兹洛夫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额济纳河下游,在居延海发现了西夏古城黑水城的遗址。即使现在,黑水城都是不少人心中的黄金国,可以想象,科兹洛夫的发现是有多么的振奋人心。史载,科兹洛夫一共三进黑水城,发掘出文物三千余件,其中包括目前仅存的西夏文、汉语双语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这些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现在却藏在他国博物馆里,真不知道是该为文明的重现而欢呼,还是该为民族的落后而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虽然科兹洛夫的发现让世界震惊不已,但他也逃不掉“文物大盗”这个名头,任你风头尽出,可还是个贼。

在国内,关于西夏的遗址居然仅留西夏王陵和黑水城,而且西夏王陵由于历史上被捣毁过,所以现在看来,大多是“土堆”,而另一个遗址,黑水城,则早已被俄邦耄人掏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存的唯一一本西夏文的汉语词典,居然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关于西夏的学术研究成果几乎被俄邦耄完全垄断!以至于以前我国学者要想研究西夏历史,绕不过的事情就是跑到俄邦耄,为了看懂俄邦耄学者的专著,还带顺带学俄文,或者等同行的翻译,看能不能把俄国人的著作先翻译过来再说。

后来科技稍微发达一点了,我们能够拿到西夏文献的影摄的版本(俗称:PDF)进行研究。到了2013年,社科院的史金波教授用汉语写成了一本《西夏文教程》,才算给这种糟巴的事情画上一个逗号(原始史料还在人家哪儿呢,想研究?上俄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致如今这般尴尬的局面的“罪魁祸首”便是这一个来自俄邦耄的盗墓贼兼探险家——科兹洛夫。

传说中的宝物在异国人的疯狂发掘下最终现身,留给我国考古史一个巨大的创伤,无数珍宝从此流落异邦。这批珍贵的文物用40头骆驼偷运到圣彼得堡,在俄国公开展出后,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我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夏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对西夏历史的研究很匮乏,黑城文物的发现与研究,促进了西夏学的形成与发展。黑城文物被盗,教训是深刻的。

据杨建新、马曼丽在《外国考察家在我国西北》一文中的记述: 早在1886年,俄国探险学者波塔宁旅行时,就在弱水一带进行考察,从当地土尔扈特蒙古人处,得知有一处古城遗址。波塔宁将这一发现发表在《我国的唐古特——西藏边区与中央蒙古》一书中,引起许多人对哈日浩特遗址的兴趣。探险家科兹洛夫得知这一消息后,一心记住这个未被开发的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9至1901年,俄邦耄人科兹洛夫第4次到我国西北地区考察,曾派他的助手去考察额济纳河下游,目的是探听关于哈日浩特遗址的具体情况。当地蒙古人察觉了他们的企图,对有关遗址的事一字不提,使他的助手空手而归。此后,其他一些探险家曾多次到额济纳河一带探察古城遗址,也均未得逞。但科兹洛夫不罢休,他甚至表示愿意为哈日浩特获得的每一件物品偿付高价报酬,但都没能激起当地人去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科兹洛夫第5次到中央亚细亚考察,在路过额济纳河流域时,哈日浩特遗址的吸引力使他无法离开这里。科兹洛夫来到额济纳后,备了厚礼去见郡王达什。从达什口中得知哈日浩特遗址的具体位置,达什还允许他们去哈日浩特进行考察活动,科兹洛夫喜出望外。1908年3月19日,他带了4名助手,轻装急进哈日浩特,达什还特地为他派了一位向导,他终于顺利找到了哈日浩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在一些破损的庙宇墙壁上发现了精致的佛像绘画、众多的佛像,又找到了大量文书手稿、书册等,记录这些文稿书册的,有汉文、波斯文,而大量的则是以后才被研究确认的西夏文。

1909年5月,距离进入哈日浩特后的一年零两个月,科兹洛夫在探访西藏东部之后,又赶回额济纳旗,再一次来到古城,进行了持续整整一个月的考察,盗取了更多的文物。他们的主要收获物来自城外的一座塔中,这座塔高于地面10米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塔就像一座图书馆,一捆捆书籍、一卷卷画轴,紧紧地堆放在塔中,还有一些书和手稿,用绸缎包裹着,堆放在下层。塔中还有大量木刻、青铜和镀金的小佛像以及其他物品,与这些宝物放在一起的还有这座塔的主人——在塔的北墙高台上仍保持着坐姿的人骨架。他显然是一位很有学问、德高望重的和尚,塔内诸物,就是他的殉葬品。仅在这座塔中,科兹洛夫所得到的文书就达2000卷以上,各种绘画300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至1926年,科兹洛夫去蒙古地区进行考察时,又到哈日浩特进行过一次发掘,也收获了数量可观的珍贵文物。科兹洛夫3次在哈日浩特盗去的举世闻名的我国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总计数千种,其编号达八千号,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佛经。此外,还有不少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叙利亚文、女真文、蒙文书籍和文稿,其他文物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从哈日浩特遗址中窃去的文物,是研究我国西夏和元朝历史非常宝贵的材料。特别是西夏文物运回俄国后,开创了俄国对我国西夏历史研究的新纪元,一直到目前,由于掌握着这一批我国文物,俄国在研究我国西夏历史方面仍占一定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25公里的荒漠中,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它是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的黑山威福军司治所,为西夏防卫吐蕃和回鹘的西北军事重镇,又是从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破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亦集乃”是源于西夏党项语“黑水”的音译,蒙语称“哈拉浩特”,“哈拉”是黑色,“浩特”是城市,意思是黑色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这里“北走岭北、西抵新疆、南通河西、东往银川”,成为中原到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带兵讨伐元朝残军,而使河流改道、城内水源断绝,明军占领城市后又随即废弃,居民被迫迁徙,该城逐渐被沙漠吞噬,成为无人居住的废弃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百年前,西夏国建都在黑水城,最后一位君主名叫“哈拉将军”,翻译成汉语就是“黑将军”。由于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便逐渐萌发了挥师中原与汉人争霸天下的念头。中原边将听到消息后,便率领了一支强大无比的军队前来讨伐他。黑将军英勇有余而谋略不足,经过多次战役后不得已退守黑水城固守。中原的将军请来巫师卜卦,巫师说:“黑城地高河低,官军围城在城外打井无水,而城内军民却不见饥渴之象,肯定有暗道通水,如果将这条水道堵截,则必胜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将军命令士兵用头盔盛着沙土,在黑河上游筑起一道巨大的土坝,截断了城中水源。没过多长时间,城中储水耗尽,士兵饥渴难耐,只好在城的西北角打井求水,不料一直挖到八十多丈还是滴水不见。黑将军看到城池危在旦夕,失败已成定局,决定与对手进行最后的决战。

战前为防备万一,他把库内所存的八十余车白金连同其他难以计数的珍宝全部倒入这口枯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儿。一切处理停当之后,黑将军便在城西北侧破墙打洞,率领士兵倾城出战,身先士卒、直冲敌营,经过殊死拼杀,终因众寡悬殊、全军覆没、自刎而死……传说离城28公里的那片“怪树林”里盘虬卧龙的胡杨就是黑将军和他的将士们不散的阴魂和身躯演变的。当年突围出城的黑将军就是在这片树林里与追杀来的敌军遭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黑将军战败后并没有死,而是向东南方向撤退。在距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不远的地方,曾留下了他的盔甲和战袍。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找到宝藏,最后将城池破坏殆尽,黑城从此成为荒凉的废墟。就是从那时候起,

“怪树林”的传说连同黑将军藏宝的故事被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此后,邻近城池的汉人和当地的蒙古人曾多次前往黑水城试图发现这些珍宝,但不是无功而返就是神秘失踪,据说是黑将军临死前留下了致命的咒语。当地人由于惧怕黑水城的鬼魂和咒语的魔力,尽量避免经过此地,这里也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被人称之为“死亡之城”和“鬼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将军藏宝这一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沙俄上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夫。

少年时期的科兹洛夫是家里的得力帮手,总是定期帮家里把家畜赶到集市上卖掉,去往集市的路上,要沿顿河而上,路途遥远,也因此,少年科兹洛夫练就了一身胆魄。1881年,科兹洛夫因机缘巧合与世界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相识,在双方互相表达过对冒险的向往后(科兹洛夫曾对普尔热瓦尔斯基这样说过:“我想,在遥远的西藏,夜晚一定更为美丽,可我有机会看到那一派洪荒的高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尔热瓦尔斯基便邀请科兹洛夫做他自己探险队的助手,由此,一段牵连中俄历史的往事拉开了序幕。因着热爱冒险的年轻的心脏和对中亚神秘历史的向往,科兹洛夫随着他的恩师普尔热瓦尔斯基来到了中亚,完成了四次中亚探险活动,然而在第五次探险时,普尔热瓦尔斯基因喝了中毒的河水不幸去世(罪有应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假惺惺的悲痛不已,怀着悲痛,代表恩师带领其他队员完成了这一次的探险活动。而在恩师死后,科兹洛夫因其丰富的中亚探险经验成为了俄国最熟悉中亚地区具体情况的人。终于在1907年10月,在俄国晸府和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支持下,科兹洛夫开始了他的第六次中亚探险之旅,沿途中的戈壁风景使得他对哈拉浩特古城的向往更加真切,于扎萨克图汗盟见到了该盟的王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给这个王爷赛了一大笔贿赂,又表现的真诚、热情,这个王爷就在私底下告知了他一些哈拉浩特的情况,并且由于连日来的相处,王爷对于科兹洛夫的好感与日俱增,在科兹洛夫临走前还专门设宴为其送风,并且为他提供了向导和骆驼以帮助科兹洛夫更好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1909年他率领了一支全副武装的探险队打着考察野生动物的旗号前往黑城。他此次我国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这个流传已久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科兹洛夫又听到了关于一个勇敢而走运的老妇人在黑水城发现一大串珍珠项链的故事:一个老妇人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寻找几匹丢失得无影无踪的马,结果遇上了风暴。他们意外地撞上了黑水城的城墙,并用来躲避风暴,在城墙的庇护下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风暴平息了,但在动身回额济纳前,他们想在空无人烟的城中走一圈。就这样走在废墟上,老妇人看见了露出地面的闪闪发光的项链,观赏一番之后,她把这串装饰物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回到额济纳之后,所有的当地人便都知道所发生的一切。这时一支汉人驼队载着大量商品来到他们的住地,当地人立即向汉人讲述了老妇人发现珍珠项链的故事。最后,汉人用包括整个驼队在内的价钱购买了这串珍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上世纪末已有俄国旅行家波塔宁、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等想通过当地人打听黑城去路,都遭到拒绝或被引向歧路。当得知要去黑城的打算时,科兹洛夫也同样被当地牧民一次次地拒绝,没人愿意给科兹洛夫带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一批批来这里的所谓探险者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归为己有,这一点在土尔扈特人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有备而来的科兹洛夫找到了当地的蒙古王爷巴登札萨克。王爷和他的手下人一度像对待以往来这儿的其他外国人一样异口同声否认了周围有什么遗址废墟。但最终让王爷动心的是科兹洛夫事先准备好的左轮手枪、步枪、留声机等重礼和俄国驻北京使团转请清晸府加封达西的信件。受到贿赂的王爷最终提供了前往黑水城的路线并且派遣了向导,对此科兹洛夫在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述:“对腐败愚昧的清朝晸府和其走卒仆从来说,只要能发财升官,又何惜这陈年的古董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过蒙古高原,闯入了陌生的巴丹吉林沙漠。科兹洛夫的远征队驱赶着骆驼行进在茫茫沙海中,半个多月过去了,饥饿、干渴、疲劳、疾病、蒙古向导的逃离,曾使得这支远征队濒临死亡的边缘,但他们最终找到了梦幻般的黑水城,看着黑水城的残垣断瓦、气势依旧的城墙,科兹洛夫后来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欣喜若狂的心情……”

进城后,从4月1日到13日,科兹洛夫和下人在城内的官衙、民居、寺庙、佛塔遗址到处乱挖乱掘,在城西南的一座佛塔中就挖出了3本西夏文书本和30本西夏文小册子,佛塑、麻布和绢质佛画、钱币、金属碗、妇女饰物、日用器具、佛事用品以及波斯文残卷、伊斯兰教写经和西夏文抄本残卷等物品,一下子装满了10个大箱子。这批文物在王爷的帮助下,立即通过蒙古邮驿分批经由库伦运往俄京圣彼得堡,科兹洛夫也离开了黑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批文物被运到俄邦耄,文物中那些没有人认识的文字和造型独特的佛像震惊了圣彼得堡。俄国地理学会副会长格利戈利耶夫立即通知科兹洛夫,探险队取消深入四川考察的计划,立即重返大漠黑城,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再次探寻发掘。

在跋涉了几个月后,终于在1908年3月19日到达了哈拉浩特,因着古城被掩埋已久,荒无人烟,科兹洛夫将其称为“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命而来,不敢推辞。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有大批的西方人以科考的名义对我国进行相应的文化掠夺,而与英国和德国相比,同样作为侵略国的俄邦耄还远不能及,科兹洛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俄邦耄方面希望经验丰富的科兹洛夫能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而这又与科兹洛夫对于中亚的向往相一致,所以受命来到这传说中有无尽宝藏的黑水城并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哈拉浩特是蒙古语黑色之城的意思,汉语也叫黑水城,传说有位黑将军在黑水城埋藏了数不尽的宝藏,不过早已消失在风沙中)。

6月4日的一个早晨,仅用了9天时间就从青海重返黑水城的科兹洛夫,对黑水城展开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挖掘。他们在城内西墙一栋大屋遗址旁扎起了营帐,雇用了当地人给他们运水、运粮和挖掘土方。科兹洛夫把他的手下人分成两组,从城内到城外的远近荒漠、残垣断垒中搜索探察。科兹洛夫亲眼看到一年以前他们挖掘的地方,还保持原样;他们当作废物扔掉的东西,也依然无人动过。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白天地面气温被太阳烤灼,高达60摄氏度以上,热浪扬起的尘土令人窒息。他们就得早晚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日有所获,但已不能满足科兹洛夫已增长的贪婪欲望。他们翻遍了黑水城东街、正街两侧的店铺作坊,挖掘了总管府和全部佛寺遗址。由于收获不大,科兹洛夫便将目光投向了城外。一座距古城西墙约400米、位于干河床右岸的大佛塔,成为了他首先猎取的目标。当这座佛塔被打开后,奇迹出现了:塔内堆满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精美的墙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的经史子集,科兹洛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展现在他面前的简直就是一座无法用金银财宝去衡量的历史博物馆。他惊骇地张大了嘴巴,惊呼“伟大的塔”。自从发现了这座“伟大的塔”后,尝到甜头的科兹洛夫的挖掘行为变得更加野蛮,几乎是见塔就挖,30多座佛塔塔身和塔基都被一一刨开,围绕着黑水城的近千年的佛塔80%就这样在一个考古强盗手中毁于一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经过9天的掠夺式挖掘后,科兹洛夫怀着从没有过的满足感,带着从数量到质量都比第一次挖掘更为丰厚的文物、文献悄悄离开了黑水城。

据说科兹洛夫当年除把能运走的运走外,一些例如等身的大佛像等大件不便运走的就近埋在了古城的周围一个秘密地点。1926年,他对黑城进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考察,但他竟未能找到15年前所藏匿的文物。这部分文物至今下落不明,究竟埋在什么位置,埋了多少至今还是个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冰原岛峰是南极洲的冰原岛峰,位于恩德比地,处于帕维亚宁山以北15公里,属于图拉山脉的一部分,现时由南极条约体系管理。

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1863年9月26日—1935年10月3日),俄国探险家、考古学家。出生于斯摩棱斯克,1884年随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新疆、西藏以及蒙古一带探险。1893年独立率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7年,科兹洛夫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额济纳河下游接近居延海发现了西夏古城黑水城遗址,发掘出文物三千余件,其中包括仅存的西夏文、汉语双语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在翻越了巨大的沙丘后,黑水城出现了,目之所及处有一座被沙丘覆盖了一半的城堡,西北角一座高塔耸立,于沙漠之中,尽显孤傲。科兹洛夫带着他的考察队对能看到遗迹的范围进行了破坏性的挖掘,他本不是考古学家,仅仅作为探险家,历史素养匮乏,也难能体会这金沙下覆盖的璀璨珍贵的中华文明。

最终,科兹洛夫与他的考察队没有找到他们认为的宝藏,挖掘了三天,将十箱文物寄往俄邦耄,之后便离开了。谁知,数月后,俄邦耄皇家地理学会震动!科兹洛夫收到了返回黑水城的要求,并告知他黑水城可能是震惊世界的发现,希望他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返回继续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乎,第二批发掘开始了。这次发掘,最终创造了世界探险史的奇迹,一个文明被发现了,大量的藏书、画卷和雕塑以及各种神秘的符号和现象,全数被科兹洛夫运回了圣彼得堡。半个世纪后,该批文献的目录才被俄邦耄学者整理出来面世,可见其数量之浩繁。

1924年,科兹洛夫在蒙古国的诺音乌拉山发现匈奴古墓群,获得大量汉朝和匈奴文物。1926年后退出探险生涯,定居在诺夫哥罗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1863年9月26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州杜霍夫希纳城,1887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军事学校。知识渊博。酷爱动物学与考古学。

1883-1926年,奉俄国地理学会派遣,先后六次到我国新疆、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考察,其中以第五、第六次考察的成绩最为显著。1884年起随普尔热瓦尔斯基在我国新疆、西藏以及蒙古一带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3年开始独立率队。1907-1909年领导第五次蒙古四川考察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额济纳河下游接近居延海的地区发现西夏古城黑水城遗址,从中发掘出大量文物三千余件,其中包括仅存的西夏文、汉语双语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除举世闻名的大宗西夏文刊本和写本外,尚有汉、藏、回鹘、突厥、女真、蒙古文等卷籍和画卷、元钞、织品、雕塑等器物。西夏文献存于俄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冽宁格勒分所,总计八千多号,其收藏量居世界之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1926年,完成最后一次对西藏、蒙古的考察,在蒙古土谢图汗部诺颜山下发现二百余座古墓(诺彦乌拉墓地),发掘其中大墓六座小墓四座,是当时最早发现的匈奴贵族墓葬,为研究匈奴社会历史和东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6、1910和1911年科兹洛夫先后被荷兰、俄国和匈牙利地理学会选为名誉会员。1902和1911年分别获俄国和意大利、英国地理学会奖章 。1926年后,盗贼科兹洛夫退出探险生涯,定居在诺夫哥罗德。

1928年起为乌克兰科学院的欺世盗名类院士。1935年10月3日在圣彼得堡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兹洛夫一生著作甚丰,自1895年至1941年出版著述62种。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安多和死城哈拉和屯》(被译成英、德、日等文字。其次为《蒙古和喀木》、《蒙古和西藏三年旅行记(1899-1901)》(1899—1901,1913)等。上述著作提供了许多当地民族的历史、宗教、经济、风习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资料。在其所著《西藏的达赖喇嘛》(1907)与《西藏与大濑喇嘛》(1920)中,记载了1905年在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与大濑喇嘛会见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 莫润先.《我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我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4-1:第256页

2. 高文德 主编.《我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附录一 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历史的外国人物.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43-2644页

3. 历史沉浮中的五千年,苇说历史

4. 张再坤,上世纪初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三次盗掘黑水城, 盗掠文物知多少?

5. 说书人阿伟,历史领域创作者,以前学西夏史,为何得上俄邦耄、学俄文?皆因一俄邦耄人盗掘文物。

6. 俄国探险家曾盗窃西夏文物 所得文书达2000卷,俄邦耄圣彼得堡华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