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中英关系,大家可能没有想到,中英建交竟然比中美建交早了7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当年,中英两国正式建交,而中美两国直到1979年1月1日才正式建交,比中英建交整整晚了7年。

之后,中英两国又在1997年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双方百年的历史难题——香港问题。2004年,中英还结为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以说,中英关系从此进入了黄金时期。2015年,英国还不顾美国的反对和阻挠,率先加入“亚投行”,带动了其他欧盟国家也纷纷加入。2018年1月,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访华时表示“脱欧”事件不会影响到中英正常关系,她还被中国网民亲切地称为“梅姨”,可见当时中英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即使在鲍里斯·约翰逊当选为英国新一任首相后,他仍然多次表明了“亲华”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逊甚至希望英国成为中国在欧洲投资的“最开放市场”,支持对华自由贸易。2018年中国是英国的第六大出口市场,出口额达到了283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的15.5%。同时,中国也是英国第四大进口来源国,约占英国年度进口总额的8.2%。

然而,中英这种亲密关系却随着英国“脱欧”,迅速发生了逆转,甚至从曾经的朋友达到了冰点的地步,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当时,笔者曾经预测,英国之所以拼命也要脱欧,无非是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此它很可能会更加亲近中国。然而,英国政客们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紧抱美国的大腿,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遏制中国的阵营之中。近期,中英之间的四件大事,足以说明中英关系已经彻底变味。

一是美英澳成立“奥库斯”军事同盟。

美国这个国家非常狡猾,虽然它本身的实力就很强大 ,但是总喜欢拉上一大帮盟友一起干坏事。比如,在阿富汗反恐。按理说,对付这样一个小国,美国应当是绰绰有余,但是它还是拉上了英、澳、德等盟友,最后却不得不狼狈撤出,实实在在地坑了盟友一把。

这次也一样,美国完全有能力独自为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却偏偏要拉着“小弟”英国一起干。英国也乐于跟着美国“大哥”一起干,因为在抢了法国的生意后,美国吃肉,英国也能捞点汤喝,发一点小财。但是,很明显,美国可不仅仅是想抢法国这660亿美元的生意,它拉英国是想把英国绑上与中国对抗的战车,一起完成所谓的“印太战略”。

二是禁止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进入议会大厦。

9月15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受邀,到英国议会大厦参与由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和英中贸协,联合举办的夏季招待会。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7名受中国制裁的议员联署要求下,英国议会上下两院议长做出了禁止郑泽光进入议会大厦的荒谬决定。

而这7名受中国制裁的议员,是之前中国在英国因所谓新疆问题对4名中国官员和1个中国实体实施了制裁后,对英方进行的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英国议会下院议长霍伊尔和上院议长麦克福尔受个别反华议员挑唆,却又针对中国的反制,做出了禁止中国大使进入议会大厦的决定,这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也必将把中英关系推向全面对抗的恶性循环。面对英国人如此无礼行径,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忍受的,目前,已果断实施了对等反制措施。

三是“里士满”号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如果说美国提出的所谓“印太战略”与印度、日本有点关系的话,至少从地缘上看,多少还能让人理解。然而,英国远在欧洲,却也非要来趟浑水,就明显是居心不良了。9月27日上午,英国海军护卫舰“里士满”号脱离“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穿越台湾海峡前往越南。而且,英国人还高调地在社交媒体上炫耀,并进行了演练。

可以说,英国军舰不断在南海秀“肌肉”,抖威风,挑衅意味十分明显。实际上,中国明确表示不反对外国舰船正常通过台湾海峡,但是由于这一地区的敏感性,至今为止,仅美国舰船多次通过台湾海峡,就连日本和澳大利亚也没有派军舰穿越过。如今,英国步美国的后尘,这是打定了主意要跟美国混了。

四是妄图撕毁与中广核的合同。

契约精神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然而,看看美英澳近期的表现,真是一丘之貉。以美国为首,多次撕毁与他国的协议,甚至退出国际组织。澳大利亚也一样,竟然以想要核潜艇为由,撕毁与法国已经达成的合同,这哪里还有一点契约精神,简直就是在弃约。

2016年9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协议,包括欣克利角C、赛兹韦尔C、布拉德维尔B三大项目。据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政府正在商议将中广核排除在一个价值200亿英镑的核电站建设项目外。可以说,英国此举完全是政治原因,如果得以落地,将和澳大利亚一样属于背信弃义性质,也必将给中英今后的合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目前,中英关系可能到了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甚至英国民间也出现了仇视华人的现象。近期,多名中国公民在英国剑桥、谢菲尔德等地遇袭。其中,在谢菲尔德大学,一周就接连发生了七、八起针对中国学生、特别是女学生的严重暴力伤害事件。袭击者残忍地用钝器从背后偷袭华人的头部,实在让人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英国政界也频频出现反华政客。新上任的外交大臣特拉斯是个实打实的“强硬派”,他多次高调呼吁调整对华政策,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强硬”。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是,特拉斯在G7会议上提出,要取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英国工党影子外交大臣丽莎·南迪,也呼吁对华采取强硬态度。去年末,她曾要求英国公开反对中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政客都非常年轻,南迪现年42岁,特拉斯也只有46岁。她们很可能代表了英国未来对中国的态度。

有人可能问了,是什么原因让英国人与中国人有何深仇大恨?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有种族、意识形态、经济等等原因,但是有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豪赌”。

他们赌美国的霸权可以一直保持下去,这样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就也可以满世界的横行霸道。但是,英国人太短视了。先不说美国人还能不能保持住霸权地位,即使勉强能保持住,一个在美国鞍前马后敲锣开道的国家,又怎么可能会是受人敬重的大国!一个当年的全球霸主,堕落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不忍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