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干部和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有区别吗?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也就是缴费比例这是没有区别的,不仅是企业的干部和职工没有区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干部职工也没有区别,目前全国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同样没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实际就是缴费比例,总的缴费比例最开始为28%,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是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是8%。201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降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精神,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低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不变。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总体上基本是全国统一的,不管是在哪一个省市,单位缴费比例都是16%,个人缴费比例都是8%。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普通职工,单位同样需要按照16%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需要按照8%的比例缴纳,其中职工个人缴费是从本人每月的工资中代扣代缴。

虽然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也就是缴费比例不会变,而且所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都是缴纳的8%,单位缴纳16%,但这并意味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金额都会一样,在缴费费率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最大的就是缴费基数,费率一样缴费基数不一样,养老保险缴费的金额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用人单位是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这里所指的单位缴费所依据的职工工资总额,是按照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的工资总和,并不是全部工资的总额,比如有的返聘人员也要占工资总额,超过300%的部分也是属于工资总额。只要有一个职工缴纳了8%,单位就要配套按照这个职工的缴费基数缴纳16%。

虽然企业的干部职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不变,但由于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在企业中干部和职工的工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基层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别很大,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之间有时相差十多陪甚至是数十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保险有一个保低限高的原则,即当职工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当本人的实际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高出300%以上的部分不计算为缴费基数。也就是说最低的不能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也就是最低与最高之间只能相差5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在企业中干部和普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差距最高只有5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总的缴费比例都是24%,单位缴费比例都是16%,个人缴费比例都是8%,但由于干部和职工工资待遇不一样,企业不同级别的干部工资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缴费基数也是有差别的,缴费基数导致的差别最高可以达到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