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庆档热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从点映开始就锋芒毕露,口碑票房让这部影片的江湖地位非常稳。这个重头电影也给沉寂了半年的影视市场带来了希望,票房大盘迅速回温。随着这几日假期的陆续开始,相信票房大卖是必然趋势。之所以说《我和我的父辈》的票房稳了,还有另外两个关键因素:演员阵容+引发观众共情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诗》的篇章简直是眼泪收割机,在黄轩饰演的丈夫施儒宏死掉后妻子沉默的那段情节,影院现场不少观众落泪,坐在我旁边的女观众感动到无法停止抽泣,这种超强度的共情现象在现在已很少见了。成年人在公共场合一般是不约而同克制自己的情感外露,《诗》这个篇章让人泪点破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以新中国建立初期为社会背景,以一个普通航天家庭为切口,展现父母一辈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整篇没有一点想煽情的情节,但每个细节想起来是那么的感人肺腑。女主人公是一个火药雕刻师,说到这个技术可能很多观众都非常陌生,男主是小孩嘴里所谓的“放鞭炮”的人,实则是火箭发动机设计员。整个院子的小孩都不希望爸爸是放鞭炮的,那意味着随时会失去爸爸。施儒宏看着很清秀有朝气,非常顾家,是女性观众心中典型的兼浪漫与体贴的理想丈夫。他在家里是儿子的贴身管家。妈妈生气了不好哄,他假意打儿子让媳妇消气;儿子有些脾气,倔强的孩子饿着肚子饥肠辘辘的跟妈妈作对,他偷偷拿个饼塞到了儿子的手中。这个男人有智慧高情商,他对儿子说他是个诗人,结果真写了“一个诗”。过去时代的父母在今天来说不常见,因为“能扛事”的父母越来越少了。时代在进步,人却越来越脆弱。所以说,当黄轩饰演的父亲传来牺牲的消息时,男性角色的谢幕,每个前面品到甜味的观众心里会咯噔一下。作为女性观众难免会心疼,它也为后面的悲悯情怀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航空人对祖国航天事业秉持着“朝圣者”的心态,重视苦干实干,不计得失,个个心中有忠诚与奉献精神。与其说妻子面对丈夫的消息非常理智,倒不是说这个女人还没缓过魂。她一边在打击下工作,一边冒充父亲的字迹给儿子写诗,没有时间伤心。那天外面下着大雨,所有人都休假回家。她一进门,满屋都是漏雨,从窗户到门柱,从房顶到地上,整个家像个水帘洞。一个孩子在窗上嗷嗷直哭,另一个孩子在发脾气质问爸爸去哪了......我觉得这一幕简直是挖心,所有的不幸让人意难平。为什么她这么坚强,凭什么要坚强?所以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看到章子怡捧着骨灰盒那场戏,真的让人泪崩了。她颤抖的捧着骨灰盒,早该泪水雨下的人仍努力抿着嘴,她控制住情绪说:“有个事,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帮我瞒着孩子?”这个女人太让人心疼了!为什么要生活在买肉还得去镇上的沙漠?是什么让她能坚持着这口气挺到现在?每个看过的观众心里都会响起这种声音——太难了太坚强了。大多数人可以顶住崩溃的撕心裂肺,顶住遇到伤痛的大嚎,顶着生气时的愤怒,但是顶不住这种逼近真实感的情节。大家无法做到不为所动,这种抵达潜意识的正义是无声的。事业的喜剧性及家庭的悲剧性相映折射出深刻的情感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海清饰演的二代航天人也接过了父母的遗志,那个爱哭的小女孩延续了上一代的理想。她的来路,现在,甚至未来都充满了温暖与悲喜,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航天人历史。相比于整个《我和我的父辈》的所有篇章,《诗》最能表现女性意识,也最具有时光的感染力。她的坚持为观众带来了扼住喉咙的勇气,这种温暖恰如早上的太阳有些冷气却是鲜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