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理学等传统文化范畴中,一般以“真太阳时”为测算命主出生时辰的依据。有很多人认为“真太阳”是一个现代人提出的概念,但其实恰恰相反,这个概念是由古人提出的,而且是很早的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代的郭璞写了《郭氏元经》,然后其门人赵载为其作注,又写了《璇玑经》。后人把这两本书与其他三本书合订,编成了《阴阳五要奇书》。在《阴阳五要奇书》中《璇玑经》的后面还附录了一篇《郭氏致用口诀》。这篇《郭氏致用口诀》到底是不是赵载所写,目前已经不可考,但它应该是明代或以前人的作品,则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我要提及《郭氏致用口诀》,是因为这篇文章中就提到了“真太阳”这个概念。书中是这么说的:“克择之法,以真太阳为主,看星历某辰,……召吉之法,以此为首焉!” 也就是说,郭璞所用的择吉方法,是以真太阳为主,看的是星历(阳历),而不是阴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真太阳”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哪本书里,是在什么朝代,但明朝的时候已经有“真太阳”这个概念是确认无疑的,因为《郭氏致用口诀》的出现不会晚于明朝。也就是说“真太阳”并非是现代人的臆造,而是古人的智慧。

“真太阳时也称为视太阳时,简称视时”,也就是说,是以太阳相对于某个具体地点的位置来确定时辰,也可以说真太阳时就是“某个地点的,以太阳位置定出的时辰”。我们之所以用真太阳时,是因为传统的大部分的术数类别,都是以太阳的位置定时辰,以节气来定月份,比如八字命理就是如此,郭璞的堪舆学也是如此。当然,紫微斗数主要用阴历来定月份,是否用真太阳时,则需要精通紫微斗数的人来判断,我对紫微斗数是通了九窍的人,不好给出结论。

很多术数都来源于天文学,尤其是跟时辰相关的术数更是如此——中外皆是如此。天文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日月星辰,所以术数的关联对象也就是日月星辰,这可能源自古人的“天人感应”学说吧。比如“天乙贵人”就是天上某个具体存在的星星,如果是在日光污染比较轻微的郊外,大家都能轻易看到“垣墙”旁的这颗星星。

真太阳时这个概念其实也来源于天文学。只不过,古人说的真太阳时来源于古代的天文学,而现代人说的真太阳时来源于现代的天文学,仅此而已。但是真太阳这个概念并非是现代人所创造,这是确认无疑的,并且它也并非是一个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概念

今天的文章我跟大家讲了下“真太阳”这个概念。真太阳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个概念是由古人而不是现代人提出来的,却是毋庸置疑。另外,真太阳时用在术数中,也并非现代人所臆造,晋代以前(或者说有古代天文学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这么用了,源远流长。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西风独醉 探讨命理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请大家关注我,和我探讨命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