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的民系。据统计,世界上有客家人约有8000万,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据考究,客家人大规模的迁徒有5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迁徒。发生在西晋永嘉之乱(公元307至313年),北方民族攻入中原,随后西晋灭亡,五胡乱华。为躲避战乱,西晋人举家南迁。难民们主要落脚江淮地区和江西赣江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迁徙。唐代发生了“安史之乱”之后发生黄巢起义。中原人为躲避战火,举族家南迁,迁移大潮延续了90年,迁移到闽粤赣连片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迁徒。北宋末期发生了“靖康之乱”,引发中原人第三次南迁大。公元112年,北宋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到临安建南宋王朝,随迁的臣民上百万。早前迁入临安的客家人再次南迁进入闽粤赣连片地域。这时,南下的汉人占了90%,经过与当地少数民族混居融洽,形成了客家民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实行“移湖广,填四川”政策,客家人从闽西、三明、梅州等地迁往湘、桂、川、台等地,也有部分客家人从粤、闽回迁赣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次迁徙。1851-1864年的清咸丰年间,大平天国起义失败,客家人害怕受牵连(洪秀全和多数将领是客家人),同时四邑地区发生持续十二年的土客械斗,导致客家人迁往广西、海南及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迁徒已过去了1700多年,客家人习俗文化都被传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