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紫依

国庆期间,《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都是主旋律的电影,票房绝对大热,这年头,能在国庆档期拍好一部战争片,实属不易。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早先的优质电影《大决战》系列,均是8分以上的杰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趁着国庆节,我补课了电视剧版,也是好评如潮的佳作,豆瓣评分7.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来对比一下,这部电视剧的优劣,只是本人的想法,别杠,杠就是你对。

言归正传,转入正题。

一、电影版《大决战》真是战争片的天花板,剧版还是稍微欠缺些

电视剧《大决战》是一部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等人主演的革命历史连续剧,共49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剧从不同层面讲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惊心动魄的故事。

提起这三大战役,很容易就想到三十年前的电影版《大决战》三部曲。

尽管三部曲上映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很多技术现在看来落伍了很多。但真若是要一较高下,两者还真的是没法比。

因为电影版的拍摄,是倾尽举国之力也要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部曲不仅规模宏大,仅是顾问就很有来头。不仅有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开国中将苏静、原卫生部长崔月犁,也有叶子龙、陈荒煤、丁峤等一批文化和历史学者。

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就如实地保证了电影的历史真实性。

首先参与人数众多。三部曲仅招募的群众演员就高达十五万之多,其中动用的军人就有约十三万。

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仅是八一厂就有近八百人参与了拍摄。除了电影《甘地》有约四十万参演人员之外,或许就数三部曲为最了。

其次,消耗物资惊人,堪称军事大手笔。无数的军事装备在拍摄中被使用,其中TNT炸药一百六十吨、棉衣一万余套、坦克五十辆、空炮弹一百七十多万发,真炮弹一万多发等等。

虽然具体的花费不得而知,但对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来说,拍这三部电影,花费绝对是个不小的数目。

接着是拍摄时间超长。从一九八六年立项到一九九一/九二年上映,共历时五年。每一部电影基本都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的,花费时间之长堪称不朽。

自此《大决战》三部曲,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电影战争片的天花板,无人能敌,无与伦比。

相比电影版的恢宏巨制,电视剧就显得“小气”和逊色许多。

从拍摄到杀青仅用了四个月,后期剪辑又用了三个月,七个多月完成一部四十九集的电视剧,从时间层面来说还是稍显仓促,甚至比不上一部电影所消耗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没有电影版的气势磅礴,但电视剧版的《大决战》还是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亮点不少,同样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

二、剧版人物刻画和制作水准不错

一是,制作水准超过以往。

就现代的拍摄技术和制作布景、后期剪辑等技术来说,这部连续剧战争场面的制作水准算是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还达不到同类电影的制作水平,但横向比较来看,实属精品,值得推荐!

尤其是在几个特定的局部战役中,表现不俗,例如塔山狙击战、天津战役等。

这部分的战争场面,无论是人物、场景、烟火、器械等都有超高的制作水准,除了小部分的瑕疵之外,从总体来看比同类的电视剧制作还是好了很多,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

二是对人物刻画亮点很多。

对历史人物演绎是有难点的。

因为要把主要人物除却形象之外,其他例如性格、爱好、修养等特征要如实还原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在电视剧里看到如此细致的描写,最底层士兵的心理和命运,第七集看得想流泪。

也是第一次把蒋的戏份安排得这么多,蒋与美方的利益博弈是一大看点。

高希希从来都是历史正剧的品质保证!

在第一集中,周总理与戴笠曾有一番对话。戴笠的扮演者宁理神态表演就相当精彩、到位。

看到总理后,他先称周主任,同时还有那无处安放的惊慌小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观望四周后感觉不妥,又改口周先生。

演员对角色把握的确入木三分。

再比如,蒋介石的扮演者王劲松,将那个不同于以往的强势独裁者表演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一个既有野心,又有顾虑重重,还带有一丝委曲求全的领袖人物,无论是神态,还是行为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同时有个知识点应该纠正一下,按照我们名字的使用惯例,蒋介石的正确名字应是蒋中正,字叫介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人觉得他名不配德,所以就蒋介石的叫开了。

这一点在剧中表现得非常好,对人物身份的介绍非常到位。

三是,超高水准的音乐制作。

我被这部剧迷住的最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的片尾曲。

片尾曲《寸心》不同以往和剧集一起出镜,而是选择了单独发布,效果果真不同凡响!

不仅瞬间爆火,更让电视剧增色、升华太多。

歌词紧贴历史,表达出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与歌颂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大气,朗朗入口,两者都堪称上上之选,对剧集有点睛之神韵!

三、瑕不掩瑜,有一说一,剧版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对于国民党军官的刻画不算太客观

当然剧中还存在一点难以读懂的东西,让人难以理解,总是感觉对于国民党的部分军官有刻意美化之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国民党里的一众将官里面,并不都是酒囊饭袋之辈,有能力和才华的比比皆是。

对杜聿明的镜头描写,似乎有点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蒋介石信任他,但他也只是个中将而已,况且论资历和战功,并不卓越。

昆仑关一战倒是成就了他的威名,但远征军败走野人山,则是一无是处,并不值得大写特写。

卫立煌也并不是电视剧中,表现得那么不堪和怯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之所以不敢打锦州,怕的就是沈阳、长春的卫立煌。

要不是蒋介石的胡乱指挥,东北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易手的。

一部分领导人形象则稍显遗憾,甚至像林彪这样的人物也没怎么上心选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说于和伟表演得不好,相反除了形象有点违和之外,他的表演也堪称精湛,不过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制作场景有点敷衍了事。

在剧中,不止一次地出现黑白的影像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在纪录片里运用很多,因为需要这段资料来佐证历史的真实性。

可在电视剧中,真的是没有必要,可能是没有余力搭建类似的场景,所以就显得敷衍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有几场应是非常好看的战役,愣是被拍成了百余人战斗的小制作,看似场面精彩,实则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强行加戏,小人物堪比大梁。

连续剧最怕的就是注水,以及强行加戏,算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名字既然叫《大决战》,那么整部剧的着力点,就应该放在“大”和“决战”这个层面上。

“大”是指大场面、大人物、大谋略;

“决战”不仅要有高层的谋划布局,斗智斗勇,还要有直接的战斗场景。

这两大块其实很难表现出来,但绝不应该用几个小人物的故事串联,来提升进度。

整部剧中,国共双方关于“大”和“决战”的场景出现的频率少得可怜。

小人物有自身的好处,但过多地描写,就有再添油之嫌。

比如,对于王翠云这个人物着墨实在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的原意,是想通过一个寻找未婚夫的妇女主任,向革命者的身份转变,来表达些什么。

出发点是好的,但戏份太多,有抢戏之嫌,堪比半部女主角。

这就给剧情带来麻烦,这条感情线放还是不放?

不放吧,前面交代得太多,没法填坑;

放吧,支线太多,同样没法收尾。

所以只能冷处理,不过好像在片尾看到了她的身影。

还有乔三本这个人物。

他原本是国民党的一个普通士兵,却敢对上级口出狂言,又大放逃跑、投降之类的厥词,这就有点过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稚文和张婉心的剧情也实属加塞,书信更是逻辑不通,这是要作死的节奏,还是编剧故意为之?

焦裕禄书记的确参加过淮海战役的支线,但戏份没有必要给那么多,剧情也不必那么曲折,有一集给个交代就可以了。

结语

作为一个挑剔的观众,我其实对电视剧还是很有感情的。只不过这几年的电视剧除了大环境要求之外,剩下的无非就是爱情纠葛、生活琐事、战争神剧等,不敢说是粗制滥造,至少也是神坑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就是逻辑颠倒、要不就是剧情不通,让人在无数个纠结中无奈放弃。

因为今年好片虽然多,但烂片也确实不少。

不管是现代片,还是古装片,亦或是穿越片,除了夸张的剧情,及不着边际的语言逻辑错误之外,其他的基本很少能表现出来。

当然最雷的就是那部《雷霆战将》,只见一群俊男靓女,油头粉面的穿着夸张的服饰,做着各种怪异的动作。

无论在何时,头发、服饰、鞋子都是光亮如新,真是造假也不专业!

但《大决战》打破了我以往对电视剧的那种偏见。

它对社会、对历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虽然在剧情表现,还是人物描写都存在一定的瑕疵,但这并不妨碍看这部剧的热情,看个热闹,看个精彩就行了,不要要求太多。

倘若以后的电视剧,尤其是军事类的,能有如此的表现也是值得欣慰的,至少我们导演的水平都在提高和进步,这是最难得的!

我是紫依,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