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夹江县残疾人运动员沈泽在乐山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勇夺7枚游泳比赛金牌,打破赛会纪录,成为本届大赛的金牌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泽,1987年出生,家住夹江县华头镇辕门村。10岁时放火炮突遭意外炸伤右手,成了肢残2级的少年。沈泽忍受截肢之痛,毅然返回学校学习。祸不单行,11岁那年沈泽的父亲因车祸离世,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含辛茹苦地经营饲料店维持生计,把沈泽培养成人。

命运多舛 勇攀体育高峰

2003年,16岁的沈泽在省、市、县残联帮助下,立志当一名残疾运动员。他幸运地入选四川省队,在恩师吕书芸教练指导下,旱鸭子沈泽一头扎进泳池挣扎着学游泳。集训期间,沈泽每天8个小时来回游15000米,一天下来累得瘫软在床,吃不下饭,看见水就想吐。严师出高徒,当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初出茅庐的沈泽获得肢残S9级的第四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沈泽首次参加四川省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在9个项目中以破纪录的成绩斩获7金1银1铜,在这个级别比赛中鹤立鸡群、独占鳌头。2007年,沈泽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50米、100米自由泳两个第四名。在2010年、2014年和2018年省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连续三届荣获2金2银2铜的好成绩。2013年获乐山市残疾人运动会田径项目3枚金牌,2017年获游泳比赛7枚金牌,今年乐山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再次蝉联7项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沈泽家里,大大小小的金银铜牌摆满一桌,40多块奖牌,代表着沈泽来之不易的荣誉,也记录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

今年34岁的沈泽坦然地说:“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感恩残联组织的关怀,感恩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尽管身体残疾,但我的体魄和心智非常健全,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艰难创业 制茶造福一方

2007年高中毕业后,沈泽回乡创业。沈泽的家乡麻柳属于云雾山区,盛产优质茶叶,又是石斛之乡。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心从产业入手。说干就干,他在家园四周都种上石斛,从几百丛发展到上千丛,收入也从千元增长到上万元。他还到田间地头收购鲜茶,送到邻近的雅安名山县去卖。

那时候,山区交通不便,茶农上好的茶叶不好卖。沈泽上山收茶,就是想帮助茶农卖茶叶。不管刮风下雨,不顾路途艰难,他一趟又一趟地跑外地卖茶。他帮助茶农卖出了好价钱,一年下来自己也收入2万元,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作为一名残疾人,沈泽不等不靠,用努力和勤奋实现了自食其力。乡亲们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沈泽是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好男儿。

沈泽说:“缺少一只手,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即使命运夺去了我的肢体,但我要用坚强挑战命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沈泽除了准备参加全国和省市残疾人游泳比赛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忙于茶叶,辛辛苦苦赚钱,踏踏实实生活。

在长期收茶卖茶的过程中,有时候一路颠簸,上好的鲜叶熟透了只能倒掉,损失惨重。沈泽想,卖鲜叶有风险,路途遥远送过去加工,不如办个初加工厂制成干茶拿去卖更稳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沈泽在老屋宅基地上建了“龙奔山茶叶加工厂”,想方设法贷款买了几台茶机,茶厂2017年5月投入运营。由于不懂技术,沈泽亏损了10多万元,他不断学习摸索制茶技术,也接触了不少茶叶经销商,销售渠道慢慢拓宽。河南信阳茶叶经销商亲自来厂里指导,帮助他提高茶叶品质,销售额一下就上来了。沈泽的茶厂渐渐地扭亏为盈,很多经销商评价沈泽诚信、随和。制茶工人中有3人是残疾人,务工收入每年都在6、7万元左右,工资也从不拖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两年,沈泽又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茶厂有1000平方。他又购置了杀青机、制茶炒锅等加工设备,年生产干茶5万斤,销售额达1300万元。

沈泽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茶农共同致富,华头镇近一半的茶农都愿意把鲜叶卖给厂里。其中300多户有残疾人的茶农,沈泽都是上门服务,价格比平常收购价高出5-10元,以资助残疾贫困家庭增收致富。当年和沈泽一起收茶的残疾人郑友刚,也来帮助厂里收茶,一年收购鲜叶200万元左右,收入10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共同脱贫致富,实现了感恩回报社会的人生价值。

30多年来,沈泽一路冲破困境,百折不挠,从未向命运屈服,谱写了一部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进交响曲。沈泽坚信:有梦想就有希望,我用这只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也希望用这颗心来感动别人、感恩社会。

来源:夹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