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赠卫八处士

杜甫〔唐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今天用气象万千这一款的的毛笔写写。和前面几次用的“大观在上”的是姊妹款,“大观在上”这款是特别软的纯羊毫,不好把握,这一款容易把握一些,这款更方便你挥洒。这是八尺对开的纸。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开头这两句,点出了这首诗的主旨“不相见”。见,就是前面讲的感遇里的“遇”,也是《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里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遇”,“遇”在书法上是纸笔之生,之相得,之相遇。

我们可以直接在“书写作为一种形式”上来体现诗意所讲的内容。 用书写这件事本身来体现诗意的内容,人与人的相见不相见。 我们直接通过笔与纸来体会相见不相见。 写时候,尤其要体会笔在纸上相遇、相触这样的触感觉知。 体会让这个笔锋啊,也就是体会笔自身的重量,它在纸上这么划过去,我们对它略微施加力量,不需要特别地施加很大的力量。 略微施加一点点,让它在纸上走一些,我们实际感受的不是施加的力量,而是这支笔自身的重量,一个人以其自身存在这样的的负重,生命难以承受之轻,难以承受之重,这个轻重去体会它,这就是纸和笔的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我们的书法网课,是人与人的相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个时候天还没亮,人们都还在熟睡,我们相遇,相遇在台灯之下。今夕复何夕,“今晨复何晨“,共此灯烛光,在灯光之下,感受纸与笔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感受这一点的时候呢,只需要去感受自身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感受笔的存在,纸的存在。像这样天还没亮的凌晨,来感受一首唐诗,我们朋友之间通过网络这样相互的感遇,不需要用力,只需要感受对方的存在,只需要感受这件事本身就可以了。

现在老朋友相遇,杜甫在他的《赠卫八处士》里,他们共此灯烛光,你想想这个“共此灯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灯烛光?它是一个永恒的“灯烛光”。为什么是一个“永恒的灯烛光”?实际上这个“灯烛光”已经跳出了全部的相逢、感遇和不相见,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后面所有的关于他们如何分别、如何重逢的叙述,都是在灯烛光之中的一个回顾,后此一切皆为回忆,都是在灯烛光的笼罩之下,就仿佛这个“灯烛光”在宇宙伊始的时候,就已经亮在那里了。就仿佛人与人分离了之后,“动如参与商”,难以相见,最后“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即使分离了,即使我们都不在了,曾经在灯烛光中相会的人都不在了,而仿佛这个灯烛光还在那里亮着,是永恒的灯,是每个人心中的灯烛光。

后面的事儿,还没开始讲,“灯烛光”就已经亮了起来,“灯烛光”就给人这种感觉。但是“今夕复何夕”,这样的一个“灯烛光”给这样的一个世事难料的世界,给人一个永恒不灭的温暖的希望。像我们这样的一个网课,无始以来,从暗昧中走来,是忽然就亮了二十来分钟的“灯烛光”。

我们一起在这样的“灯烛光”下相会,我们来点亮一首唐诗,通过唐诗点亮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心中的那盏灯。我不知道这盏灯为什么忽然会亮,我们即使结束了这个课,我们即使自己的人生将来会走到最后一天的时候,这个“灯烛光”是不是还在那里呢?曾经那些美好的瞬间,会永远在那里,仿佛是永恒的,不灭的。

所以“今夕”啊,也是永恒的,“今夕复何夕”,这是来自《诗经》的,非常传统的“今夕何夕” ( 《国风·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究竟今夕是何夕呢?今夕是每一个今夕,是永恒的今夕,所有的今天会成为昨天,所有的明天都将成为今天。所以这个今夕,是全部的,永恒的今夕。只要是今夕,只要是当下的今天,都可以点亮这个“灯烛光”,永恒的“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无论你写得多么激越,都要从容地体会,不慌不忙地体会纸与笔的这样一种相遇。当你觉得情绪过于激越,写得过快的时候,就在笔枯的时候,放慢这种相遇相得,仿佛“灯烛光”下,仿佛纸和笔自己,在灯烛光下对话、聊天。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正好写下。

我们顺便把印盖一下,顺便在印章、钤印上,讲一下。注意一下位置,大小,用适合大小的印。长久不用的印泥,要用勺子搅一搅,以便让丝绒和朱砂油充分混合好。打印泥的时候轻轻打,让每个方向都接触到印泥,底下垫上一本硬一点的书,找一个恰好的位置。这是一个八尺对开,相当于两张四尺整张接在一起,是很长一张纸。今天到这里。

这是柯老师的第三期书法网课) 图片为视频截图。 文字学生秋山根据直播视频整理。